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周大地:“气荒”之忧过于夸大

2010年11月17日 11: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继国内“柴油荒”后,接下来是否会暴发大规模“气荒”的话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1月12日,继浙江、上海、四川、重庆、湖北、江西等地天然气的价格先后上调后,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城市——北京举行居民用气价调整听证会。这也是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之后,城市居民用气价格调整依法进行的后续动作。

  作为2007年11月以来,国家发改委针对天然气的首次调价,推动这一轮气价调整的原因何在?它又将会给中国的天然气市场供需带来怎样的影响?每年大规模暴发的“气荒”现象还会不会重演?

  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原能源研究所所长、高级顾问、中国能源研究所理事长周大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周大地称,“气荒”并不是导致天然气涨价的原因,随着国内用气量的逐步增大,国内天然气的来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国际上引进天然气是促使天然气调价的主要原因。

  大规模进口导致成本攀升

  《21世纪》:很多人认为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是导致此次调价的主要原因,“气荒”成了燃气价格上涨的“替罪羊”,对此,你有何看法?

  周大地: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气荒”并不是调价的主要原因。

  天然气作为优质能源,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尤其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天然气的需求还会逐步扩大。

  我国现在进口天然气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西气东输这条管线面临着大量引进中亚气的任务,未来计划要进口300亿立方,第一阶段要达到100多亿立方,这个在中国的天然气的供应当中占到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现在,国产气不到1000亿立方,商品化的天然气也就800多亿立方,而且真正达到长输管网要求的过去不过200多亿立方,因此,我们需要大量进口天然气,而从国际上引进天然气就势必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一旦国际进口的气源进入管网,就得有人买单,而且我们也很难分清,那一部分是国产的,那一部分是进口的,所以需要制定一个平均价,并且慢慢地协调一致。

  过去中国可以自己按着生产成本计算,但从进口渠道来讲,别人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我们是管不着的,只能根据协议价格买入,而且协议价格还会随着国际价格变动产生浮动,因此,从价格方面来讲,如果国内的价格保持不变,那么中国大规模进口天然气的工作就很难进行。

  所以,现在如果不对天然气价格做出调整,不制定一个可以随着天然气来源价格变化而变化的价格机制,那么新的(天然气)来源就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即使和其他国家签了协议,但在国内没人买单,国家就会赔上几十亿,甚至几百亿。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