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周大地:“气荒”之忧过于夸大(2)

2010年11月17日 11: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1世纪》:在我国,与石油相比,天然气长期以来的价格都偏低,由此导致进口天然气与国内供气之间价格倒挂矛盾突出,因此,此次调价是否是中石油等油气供应商将上游矛盾转移至下游的曲线补缺?

  周大地:任何经济活动中,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到财务成本和利润,中石油、中石化作为国有资产控股的上市公司,它们也需要经营,经营就得核算成本,它们不可能长期对用户进行补贴,我们不能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不能从用户的角度简单地看待涨价问题。

  有人总是说一出现短缺,就是有人在制造调价的条件,不是。我们在现在这种市场条件下,这种短缺反映的是经济关系没有调整好,当然,我不认为我们要完全依靠纯粹理想的市场经济状态,一切按价格来算,价格高就用得少,价格低就用得多。因为天然气在某种程度上,它首先应该满足公用事业,不能随便根据供应商自己的意愿进行涨价。

  “气荒”之忧被夸大

  《21世纪》: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呈现无序增长态势,这是否会导致“气荒”问题不可避免?

  周大地:是否会大面积爆发“气荒”并不能预测,这得看各地对天然气的需求。

  天然气这几年在中国的增产还是比较明显的,每年的平均增产速度都在13%左右,甚至还高。今年的供应能力肯定要比去年强,如果说今年的需求和去年一样,就不会出现“气荒”现象。所谓“气荒”问题,主要还是针对民用气这一块,主要是采暖。现在天然气的用户除了民用以外还有一部分工业用户,所以,即使出现一些极端气候,或者其他一些因素,导致民用天然气供应紧缺,我想,从供应方来讲,首先还是应该确保民用。而且,无论从供应方来讲,还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今年比去年的准备都要充分。所以,气荒是否会年年出现,这并不是一个规律。

  《21世纪》:局部地区是否会出现“气荒”现象?

  周大地:我觉得最好不要用“气荒”这样的词语。

  冬春季节,用气出现高峰,局部可能会出现短时期的供应紧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天然气是供和需要同时发展的问题,没有供应的保障,需求就没有可能性。另一方面,每年能供多少气,这也都有比较好的计划性。实际上,国家也有一定的控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去加油站买,这涉及到管线铺设等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过去出现“气缺”的现象,一个是因为新用户比较多,二是新用户在民用方面可以自行扩大一些用途需要,特别是一些新供气地区,用气采暖的比较多,比如北京市冬季采暖,用天然气烧锅炉等等。此外,用气不规律也是另一个原因。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对天然气的使用还是有计算的。即使出现“气缺”的状态,我相信政府也会采取措施,比如停减工业用途等等。

  《21世纪》: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谈及近年来出现“气荒”的原因时用了四个字概况:“供需失衡”,你如何理解?

  周大地:目前中国的天然气还是以供定需,就是你有多少气,你才能安排多少用户,这是要同步进行的。对于“供需失衡”,我们应该这么理解,如果在中国应该用多少气的话,那么这个数量和我们现在能够供应的数量的确有很大差距。比如说,当时农村没有安装电力设施,你说他需不需要电,他需要,但是他没电,那你说这种需求算不算需求,算,应该给人家用上,但你没供人家的时候,人家也用不上。

  实际上,天然气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