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气候谈判从天津到坎昆 南非大会才是重头戏?(3)

2010年12月07日 09:58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坎昆“绕圈子”谈判

  此轮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主要目的,应是谈判制定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的减排目标。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普遍不甚理想,《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多数国家并没有达到,有的国家不减反增。为了推卸责任,发达国家有意混淆谈判内容,指责现行的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框架已经过时,要求对整个框架进行修订,也就是要推翻《公约》和《议定书》,同时,要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减排行列。本来简单的谈判被绕了一个又一个圈。谈判变得异常复杂。

  坎昆会议之后,下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一年后将在南非召开。随着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特别是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临近,国际社会对下一步国际合作的走向期待重新上升,气候变化谈判将可能重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来看,谈判中几个关键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性的转折。

  首先是美国因素。美国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焦点。今年在民主党占据白宫、参众两院的极佳政治环境下美国仍未能通过有关气候变化的立法。在民主党遭遇中期选举失利的打击后,面临竞选连任压力的奥巴马政府已经失去了执政初期的强势。期望美国国内通过相关减排立法成为遥不可及的事情。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不得不承认,在今后数年内通过减排法案是不可能的。

  3年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代表指着美国代表的鼻子说,“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美国愿意发挥领导作用,我们热烈欢迎。但是,如果美国不愿意发挥领导作用,反而要阻碍这个进程,我们只能说,请你走开。”在当前的情况下,国际社会能否接受占世界排放总量四分之一的美国继续游离在国际框架之外呢?值得怀疑。

  其次,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问题。《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规定发达国家到2012年应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5%。到如今,多数发达国家均未能达标。而根据联合国有关评估,为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发达国家应该减排25%至40%。但目前各发达国家的表态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16%到17%,远远低于国际期待值。

  在已有的承诺中,多数也仅只是停留在纸面而已。如日本政府承诺要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对于这一目标,日本常驻联合国的外交官们也直摇头说,“既使把日本工厂里的所有机器全部停转,我们也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

  减排表现最差的加拿大则明确表示,需要等待美国通过相关法案后才能决定加拿大的政策。不久前,加反对党提出的减排法案被执政党否决。这项法案要求加政府将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5%。这足以表明加政府在减排政策上的消极态度。

  此外,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问题、“三可”问题、长期资金和技术支持机制问题等目前来看均是无解的难题。

  焦点还是在中美

  自始至终,中国就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重要的一员。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来的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前这轮谈判中的焦点几乎就可以用“世界看美国,美国看中国”来描述。

  尽管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问题的谈判,并在国内切实采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展中国家做的,中国都做到了。但是,由于西方媒体及某些国家政府的有意炒作,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责任与作用被无限放大,承担着与自己的实力不相符的压力。特别是当重要的谈判无法达成一致时,中国总是第一个被找来当“替罪羊”。

  对此,解振华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各国都负责任地参与,特别是中美两国的参与。现在中美、中欧、中日、中加、中澳,中国和印度、巴西、南非,以及中国和77国集团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磋商、对话、合作的机制,应当通过各国共同协商,共同努力,来推动整个谈判的议程。谈判要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协商一致的原则。在所有的关键问题上,需要各国采取一些灵活的姿态,作出一些妥协,最后达到一致。(来源:《财经国家周刊》作者:刘玉印 黄慧文)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