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价9年连涨5次 政府被指角色双重矛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兰州水价9年连涨5次 政府被指角色双重矛盾
2010年03月03日 1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水价9年连涨5次,近日,兰州因水价连续高涨一事,被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而仅在2009年11月至12月27日期间,中国就有24个城市上调、或确定在2010年上调居民用水价格。其中,不少为高溢价转让水务公司的城市。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水务的市场化过程中,以高溢价方式引入外资的模式被称为“兰州模式”。

  2007年1月,兰州市政府宣布,将兰州供水集团45%股权及污水处理项目以17.1亿元(上述项目及股权净资产仅分别为3.5亿元和1.4亿元,溢价率约280%)的价格转让给威立雅水务集团,期限为30年。随后,威立雅在兰州践行的高溢价“兰州模式”在全国逐步推广开来。

  由兰州供水集团和威立雅合资成立的兰威水务,去年以来多次提出涨价申请。2009年7月20日,甘肃省发改委组织召开兰州居民用水定价听证会。随即,“高溢价收购倒逼水价上涨”的热议在媒体和网络上传播开来。2009年8月底,发改委价格司、住建部城建司等多个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兰州水价成本、外资进入等问题进行了数月调查。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最后调查得出结论为:兰州市此次水价调整供水成本状况清晰,与高溢价引入外资并无直接关系。此事似乎告一段落,然而,这背后反映的公共事业改革中政府监管、公众利益、企业效益责权利之间的关系值得深究。

  “水资源紧缺之下,水价上调是大势所趋,然而在高溢价的背景下,水价调整让公众如何接受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

  高溢价之祸,高溢价之惑?

  “水价即使每吨上涨一元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提供兰威水务详细的供水成本。”兰州大学教授何文盛的发言引起听证会现场一阵议论。主持听证会的甘肃省发改委物价局负责人虽强调了“省市物价局先后三次联合对兰威水务供水成本进行监审和测算”“成本状况构成清晰”等,但效果不明显。听证会后,质疑兰州水价上调的网络文章达100多篇。

  “都是高溢价惹的祸。”兰威水务纪委书记张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2009年,兰州既不是全国第一个提出水价上涨的城市,也不是水价上涨幅度最大的城市,高溢价应该是兰州成为全国焦点的原因。

  兰州市供水集团高溢价转让叠加了两重改革的背景。一是城市公用设施改造与新建缺少资金,2002年底,住建部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鼓励社会资金、国外资本参与建设,以特许经营形式为主要模式的水业市场化改革开启。另一重背景则是,2003年成立的国资委之后进行的“政资分开”改革,市政公用服务的供水公司资产参照一般竞争性行业统一纳入到这一改革框架之下。

  原兰州市供水集团在2004年完成了企业改制之后,很快进行了资产重组,向国内外投资者公开招标。

  “当时看到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简称“威立雅”)出价17.1亿的高价格,参加招标会的人都很吃惊。”当时主抓招标工作的兰威水务董事长孙晓霞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她强调选择威立雅的原因,是威立雅全球水务行业的权威地位、投标文件反映出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较其他竞争对手略高一筹。最后,“价高者得”再一次在兰州水厂竞价中上演。此前数月,威立雅通过高溢价取得了上海浦东、海口、常州等水厂的股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