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曾培炎:学习江泽民经济建设思想促经济社会发展(4)

2006年08月20日 07:30

  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市场疲软,出口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下滑。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作出了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这不仅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指导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方针。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时期,具有市场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立足国内需求,可以使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扩大内需,要积极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优化经济比例关系,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加强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目的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江泽民同志先后到祖国大江南北调查研究,召开了一系列地区、部门和企业负责同志座谈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需要处理好的“十二大关系”,体现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注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等思想方法。这是对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领导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科学理论和战略思想。

  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我们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会江泽民同志的经济建设思想,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贯彻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让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