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华文摘》文章:山西富人及其“生态难民”

2006年09月05日 09:38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谌彦辉

  从去年底至今持续升温的“山西购房团”席卷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房地产市场。坊间盛传,阔绰的山西煤老板出手大方,首次抵沪两天便购买了16套房子,一周之内又在重庆一处新楼盘购房45套,价值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山西人正成为继温州人之后的第二个全国性购房群体。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群体异地购房的目的,并不是要像温州人那样炒房,而是为了举家搬迁,进行“生态移民”。

  目前,山西近5万家煤矿企业,遍布城乡各地,严重污染着当地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激发起更多山西人异地购房的热情。《凤凰周刊》记者在介休、临汾等地调查时发现,当地人纷纷在山东威海、海南海口、三亚等地买房养老,那些因煤而富的村庄,也几近空村。

  被煤改变的生态

  太原市以南,经过大约3个多小时的车程,记者来到介休市的灵石县。该县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煤炭资源县,是全国主要焦煤产地,也曾经因当地煤老板团购悍马越野车而名噪一时。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祁临高速公路纵贯县域南北,大运公路、南同蒲铁路沿汾河并行而下,是山西省南北交通运输要冲,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而且,煤炭、石膏、硫铁矿储量丰富,境内71%的地方产煤,被誉为“矿藏之乡”,富甲一方。

  然而,这些年,众多煤矿恶性开采,灵石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少矿区地陷、水干、树死。

  在通往矿区的路上,记者随处可见路面上覆盖着一寸多厚的煤灰,脚踩下去粉尘四起,淹没鞋面,让路人难以驻足片刻。超重的拉煤大卡车夜以继日地来回奔波,从无间歇,所到之地搅起的煤尘遮天蔽日。路边,三三两两的捡煤人灰头土脸。他们总有捡不完的煤。

  暮春的吕梁山仍光秃秃的,大量的黄土细如筛过,什么也不长,呆呆地晒着太阳。

  沿途一些河流已经干涸,有水的河流,水量很小,且多是黑水。“这是煤窑、工厂排水造成的。”村里人说,挖煤挖断了水脉,现在村村闹水荒。

  这里的空气也被严重污染,路边的小炼焦厂、洗煤厂的大烟囱肆无忌惮地冒着浓烟,全村都笼罩在黄黑色的烟尘中。

  煤烟污染几乎遍及灵石县,县城周围到处都是黑灰色,房顶、栏杆、车上、道路两旁也全是煤灰。每天从清晨到傍晚,整个县城都被呛人的煤烟笼罩着。

  煤老板们举家外迁

  灵石县城小,一条东西走向的新街就贯穿了整个县城,但当地人很自豪地说,在这条4公里多长的街道上,好车比北京长安街上跑的还要多。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宾利还有名贵越野车,终日在狭长的街道上川流不息,喇叭声此起彼伏。

  “世界上刚冒出哪款好车,灵石马上就有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说,县里的煤老板只要有一人买了奔驰,其他人都会跟着买。

  县里的人说,这些煤老板们如今都在大城市里买房,安顿新家。

  据称,这些人大多只有小学文化,自幼家境贫寒。发家后,他们都把家搬到了县城,离开满是煤灰、煤渣的村子。当地一位煤老板说,他在灵石县城买了七八套房子。除此之外,他还在南京、江西等业务往来频繁的地方购置房产。

  常年在外,这位煤老板见惯了蓝天碧水。他告诉记者,灵石县城这些年污染严重,也为了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煤老板纷纷到北京、上海等地买房,举家搬迁。

  “买房子要比买股票保险。”这位煤老板说。对这种投资,他们注重的是保险功能,而非升值潜力。有报道称,首批山西购房团抵沪,在现场就成交16套住宅。有一位煤老板去北京看中了一栋41层的住宅楼,于是告诉售楼部,从1楼到41楼所有朝阳面的房子他全部买下来,并且全部现金交易。许多煤老板买房的时候,顺手也帮朋友们买下几套。那些上百万的房子也多数以这种方式成交。他们被描述为一掷千金的购房者,“生态移民”等称谓也频频见诸报端。

  但煤矿还在山沟里,煤老板们同时还在太原、榆次等污染较轻的城市购房,以方便煤矿经营。

  现在,灵石县城里几家经营高档商品的百货公司生意变得格外冷清。经营者说,煤老板们一搬家,商场生意便一落千丈。与此相反的是,县城里的酒店服务越来越上档次,价格也越来越高,前来消费的都是那些从事煤、焦炭生意的私营企业老板。

  “山东、海南的房子在这儿卖得可火呢”

  山西煤老板异地购房潮,引发出一个后续效应——很多外省房产公司把销售业务延伸到山西,他们纷纷在太原、临汾、阳泉、大同等城市设立办事处,派出长驻营销人员,专门从事山西城区的房产销售。

  在临汾的大街上,《凤凰周刊》记者不时遇到售楼小姐递上一张彩色房产推介图,彩页上显示的都是山东、海南等地的“海景房”。这些“海景房”在临汾市内都设有推介门店。

  在不足300米长的煤化巷,近10家山东威海的楼盘代理商扎堆相伴。 “每次开盘,每期房产都销售一空,山东的房子在这儿卖得可火呢。”当地人说,临汾许多煤炭富豪大肆购置京、沪豪宅,不少普通市民则开始购置山东威海、海南海口的低价房产。

  “手里有闲钱的临汾人,都会去外地买房。”海韵阳光花园售楼处的周经理说,这些人大都是准备去养老,极少有人是为了投资。

  临近中午,前来购房的人陆续增多。一位自称做生意的中年妇女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前不久,她随看房团去了一趟威海乳山市,相中一套80多平米的楼房,尽管新建的社区远不如临汾方便,但那儿的空气好、水好,让她无法拒绝。

  临汾人面对的现实是,作为昔日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临汾如今被称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连续3年“空气质量全球倒数第一”。汾河临汾段水质为劣五类,COD、氨氮污染日益加重,城区三大集中饮用水源地全部遭到焦化企业的严重污染。

  与此同时,因进城买房者众,临汾市的房价被不断抬高,最低2600元/平方米,最高4000元/平方米,连煤化巷的二手房也在每平方米3000元以上。“环境恶化,房价又高,临汾人纷纷向外搬。”临汾市民对这种“生态移民”现象见怪不怪。

  1/7地面悬空,220万人等待移民

  “城里人举家外迁,村里的人也快跑空了。”在通往灵石县矿区的路上,村民们告诉《凤凰周刊》记者,灵石县下属498个自然村,特别是产煤的村子,因煤而富,也因煤而使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几近空村。

  草地村原来有几百口人,现在只剩下十几个人。羊道坡村原来有七八十口人,现在也只剩下七八个人,留守在村的也多半是步入风烛残年的老人。

  然而,因为大肆开采,村里的煤炭资源很快枯竭了。因采煤沉陷,一些矿区出现土地塌陷、崩塌、泥石流等。频发的地质灾害让村民夜不安寝,村里的窑洞大部分出现裂缝,耕地塌陷,好几处坟冢变成了坟坑。村民说:“村子下面全空了,随时有可能陷下去。”

  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调查发现,山西省各类矿山采空区已达2万多平方公里,以全省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计算,山西超过1/7的地面悬空。目前,地质灾害分布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灾害范围波及1900多个自然村,220万人。采煤造成地表塌陷1842处,且塌陷面积还以每年94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

  灵石县有富家滩、南关、两渡和张家庄等矿区,现在只有两个煤矿还有储量,继续生产。富家滩等其他矿区已经被采空,资源枯竭。矿上的人说,富家滩矿区鼎盛时期有5000多人,如今只剩下2000多人,且是一些“老弱病残”,壮劳力都转战到了有煤的地方。

  离富家滩矿区5里地远,桃钮村也因采煤沉陷,窑洞出现多处裂缝、坍塌。村里原有600多口人,现在只有200多人。

  杨建国一家四口也从桃钮村搬了出来,他在富家滩租了一间破窑洞,每月租金100元。相比村里三间上好的窑洞,杨建国对现有的住宿条件很不满意,可是没有别的办法。他说,村里有点钱的人都走光了,上学的小孩也少了,桃钮村小学办不下去。眼见8岁的女儿没书念,杨建国一家只好搬离。

  迁出村外,杨建国在富家滩找不到工作,他仍得回村里种地,种了10亩地的麦子,一年收成2000多斤,一家人的口粮都不够。可是,“不种地吃啥,现在挖煤都没地方挖了。”

  当地政府前年派人来桃钮村,调查采煤沉陷造成的地质灾害,并决定将村庄整体搬迁。村民们还听说,政府可能会给塌陷区一定的经济补偿。但两年一晃眼过去了,搬迁至今没有动静。

  “生态难民”何去何从

  多年来挖煤、炼焦、发电所导致的环境恶果,让村民们忽然间成了“生态难民”。

  一位村干部说:“这些年,发财的其实只是少数人,大部分人不仅没受益,还受害。”之前,生活在矿区的村民还能沾上煤矿的“光”,挣点小钱补贴家用。煤炭资源枯竭后,给当地造成空前的生态灾难。村民自嘲说:“挖了一堆煤,冒了一股烟,黑了一条河,留了一堆渣。”

  眼下煤层采空,地下水下渗,井水干了,山上的村民只能从山下抽水,解决饮用水的问题。水贵如油,一吨水卖到55元,他们哪敢用水去浇庄稼。买来的土豆也不便宜,每斤1.8元。

  离灵石县城不远的段纯镇,志家庄村约800亩地,现在700亩已被工厂占用。这些工厂都是高污染的企业。剩下的100亩地,因受到污染也没法种庄稼。相隔不远的堡子塘村土地也被全部征用,办起了4个洗煤厂和1个大型焦化厂。

  堡子塘村在山底下,不产煤。村里400多口人,主要以务农为生。村民以往在地里种些小麦、红薯和玉米,一年收入1200余元。但现在,村里的壮劳力都没活干。村民主要靠焦化厂提供的每人每年500元钱和5袋面粉过日子。

  最近一段时间,焦化厂向堡子塘村排出大量污水,污染到村里的饮用水源。史根生等村民代表就这事与焦化厂交涉。史说,焦化厂有四五个深井供水,他们希望把焦化厂的水引到村里来,供村民饮用。并且,他们向焦化厂提出在污水河道上架一座桥,方便村民过河。

  此外,村民们还要求焦化厂安排一下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村里现有70多个壮劳力都没活干,成天闲着。“他们也不是懒汉,只是找不到工作。”史说,村民的生活很难过,但只要焦化厂承担污染环境的责任,日子就会好过点。

  这种现象已引起当地官方的重视。灵石县政府目前正在做统一规划,政府决定对生态破坏严重的村子进行整体搬迁,“从山上移到山下,移民到平川”(指汾河沿岸),然后移民并村,建设成“新农村”。县政府一位官员说:“我们现在将新农村建设和移民联系起来,一块搞。”

  但村民们不敢想象移民带来的新生活。“如果不是这个村子没法过了,村民也不愿意走。”史根生说,村民不比煤老板,有钱到哪儿去都行,“我们啥也没有,还不如抱守这块土地。”

  (摘自《凤凰周刊》)


 
编辑:王忠海】
:::相 关 报 道:::
·《中华文摘》文章:王光美回忆刘少奇的最后岁月
·《中华文摘》文章:储蓄理财有良方
·《中华文摘》文章:饭后8件事谋杀你的健康
·《中华文摘》文章:10个谈话技巧让你平步青云
·《中华文摘》文章:导演一场完美性爱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