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华文摘》文章:理顺中央地方关系需创新
2007年02月15日 1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郑永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要求中央集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新呼声的核心是要加强中央政府的垂直管理(即“条条”权力)和削弱地方政府的“块块”权力。

  这并不难理解。一方面,这些年来,各地在金融、税收、工商、质量监督、审计、环保、土地、安全等方面所产生的问题都或多或少和地方政府执行不力或者腐败有关。另一方面,中央政府近年来尽管也多有新政策出台,但一到地方层面,政策执行就成问题。

  地方政府要不就不执行,要不就曲解中央政策。地方政府问题多,而中央政府又缺失政策执行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焦点自然放在了中央政府自身的权力上。

  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这种现象并不新鲜。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不乏类似情况,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现象也一直没有中断过。一旦有问题,就要中央干预。但干预过多了,发展就缺乏了动力,于是又再去强调地方政府的作用。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集权和分权间的恶性循环。

  现在加强中央垂直权力的呼声再起。但人们无需多作论证,从历史经验来看,就知道中央地方关系之间的问题并非通过强化中央的垂直权力就能解决的。

  这里马上牵涉到一个效率问题。中央干预地方问题越多,其干预的效率就越低下。这在政治领域是个普遍的规则,中外并无差别。所以在干预之前,就必须提出一个“什么应当干预?什么不应当干预?”的问题。

  中央政府并非全能。和任何政治组织一样,中央政府的权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具体情况。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差异很大。巨大的地方差异是制约中央权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方无权就缺乏动力

  现代国家中央政府的权力是建立在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之上,但中国巨大的地方差异使得法律和政策的统一性成为问题。

  当然这里的统一性并非是法律条文上的统一性,而是法律执行的统一性问题,也就是人们一直所说的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的问题。

  再者,即使中央政府各方面的集权成功了,整个体系的可持续运作和发展也会成为问题。例如,苏联是典型的各方面都进行中央垂直管理控制的国家,但并没有成功。

  高度的垂直管理控制权力使得苏联成为了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管僚国家,地方政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更不用说是社会了。没有地方和社会的权力,体系的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就缺乏动力,最后导致失败。

  中国能够走出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即使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块块”拥有相当大的权力。而邓小平的分权改革又进一步为地方发展提供了莫大的动力。

  强化中央的垂直管理和控制权力的呼声有其合理的一面,这是对建立现代规制型国家的要求。但目前所讨论的几乎是全方位中央垂直管理和控制权力,并没有现实的操作性。

  即使花大力气做了,也会回到历史上重复出现过的集权方式。要走出以往的集权和分权之间的恶性循环,就必须考量如何重建一种新型的中央地方关系模式。

  从理论上说,在中国单一制的政治体系里,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所有权力归于中央,地方权力是中央和上级政府赋予的,地方是执行机构,只具有操作层面的权力。但很显然这并不是事实。

  中国地方政府所享受的权力,要比所有联邦制国家里的州和地方政府大得多。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各自所拥有的权力是名不副实的。

  走一条选择性集权之路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要建立一个现代规制型国家,就必须走一条有选择性集权的道路。这意味着在集权的同时还要进行分权。

  在那些涉及全国性意义的领域,中央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权力集中起来,并通过垂直系统行使这些权力。但在有关地方事务的领域,应当视地方政府为一级政府,让地方政府拥有包括地方司法、立法和行政在内的所有权力。

  在管理地方事务上,地方政府不可或缺。没有足够的名实相符的权力,就会很难履行其应当的政府责任。

  规制型国家的建设,一个更为重要的课题是政府向社会的分权。无论是中央本身的垂直体系,还是地方政府,如果没有社会权力的制约,权力就会无限扩张。

  要建立规制型国家,就要把很多权力让给社会,或者说还权于民,还政于民。中央地方关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趋势大多是只有利于地方。

  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事务变得越来越复杂,这要求地方政府在地方管治过程中扮演一个更为积极的角色。同时,中央政府尽管有集权的需要,但实际上则越来越依赖于地方政府。

  社会力量的缺位是中央地方博弈过程中中央被弱化的一个重要根源。尽管从理论上说,社会有权力参与政治过程,但社会参与政治的制度性机制并不健全。

  实际上,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利益博弈的阶段,参与政治已经是一种客观的要求。但在没有正常有效的管道的情况下,强势社会力量就努力通过非正式的管道来参与。

  在各级地方层面,这种非正式的参与往往导致“特殊利益集团”的形成,企业界和地方政府的结合司空见惯。面对有政府参与的“特殊利益集团”,中央政府往往无能为力。

  因此,中央权力的弱化和地方坐大往往和社会的大多数缺少权力有关。社会不能参与自身的管理,地方政府自然就有很大的权力空间;社会没有权力,地方政府就会滥用权力。

  要节制地方政府的权力,节制地方政府参与的特殊利益集团,就必须赋权社会。另一方面,中央权力的基础并非来自其所属的垂直权力机构,而是社会整体。

  垂直官僚机构只是政策执行的工具,而不是权力的基础。政权的真正基础是社会。只有当中央权力基于整体社会之上时,中央政府才会拥有管治地方政府和特殊利益集团的权力和能力。

  如何把社会转型成为真正的中央权力基础,改变中央权力和社会力量脱节的现象,这当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政治改革课题。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编辑:王忠海】
:::相 关 报 道:::
·《中华文摘》文章:花同样的钱走得更远
·《中华文摘》文章:万能的求职方法
·《中华文摘》文章:破解非洲杀人湖之谜
·《中华文摘》文章:何振梁忆霍英东的体育人生
·《中华文摘》文章:谜一样的民族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