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 专家:编写应吸纳公众意见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7日 1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近日,有关“人教版数学教材”的话题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表示教材插图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网传图片显示,该版教材于2012年或2013年审定,涵盖一至六年级,已使用多年。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已着手重新绘制争议插图和封面。当日,教育部教材局也表示已关注到此事,并介入调查。

  【解说】对此专家表示,教育无小事,教材中的一切细节都有可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插图等内容的选择需要严谨对待。

  【同期】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 宗春山

  因为儿童时代它是读图时代。教材的绘本一个很重要的意义一个是要活跃教材的形式,另外用更加轻松形象的方式来图解图示文章的主题或者是内容。对他的学习的兴趣和方式是非常有影响。一个全国性的教材,绝对不是小事,一定要认真严谨。

  【同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实际上里面有两类问题,有一部分是艺术风格的问题,有一部分是质量的问题。对于艺术风格的问题可以包容,(但)对于质量的问题要追责。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应该是替换的。

  【解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执行的基本都是“一纲一本”的教材政策。随着上世纪末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启动,“一纲一本”逐渐被“一纲多本”取代,更多出版社进入到了教材出版领域中。教材的多样化本是好事,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同期】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之前可能有一些地方在出版教材过程中有一些质量不高,良莠不齐的问题,所以现在整体的义务教育教材都是有统一在编写。整个封面、内部的格式、整个风格都要全部审核的。有些网友可能会关注这个教材是不是公开招标,这个是没有的。

  【解说】教材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产品,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是否存在程序性缺失,公众意见在教材审查环节有没有“缺席”,应当被严肃审视。专家认为,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应当建立开放的机制,将公众意见与专家意见有机结合起来。

  【同期】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熊丙奇

  第一个机制就是编辑把关,第二个其实是教材审查制度,第三就是广泛的公众参与。(目前)我们的教材编写还是出版社、编者,还有教材审定(委员会),就在这之间发生关系,它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内部质量把关。所以说我们一直建议建立起一种开放的机制,也就是说编写过程中,你需要听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然后把这些意见能够吸纳到自己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使得专业的视角和大众的视角可以有效结合起来,以提升教材编写的质量。

  记者 程宇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