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案连环曝光 MBO因何频现“鲸吞国资”丑闻?(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弊案连环曝光 MBO因何频现“鲸吞国资”丑闻?(3)

2010年07月14日 08:58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问题的层层曝光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监督的加强和投资者专业素质的提高,可促进资本制度不断完善。不过,对于问题出现后监管层的柔和态度,很多投资者却有颇多非议。

  拿江苏三友来说,仅仅是谴责和批评,上市公司也只是道歉而已。而对于其他有MBO问题质疑的公司,目前来看,监管层也并未进行任何有调查性的行动。

  MBO本质被误解

  管理层持股比例应限制

  由于MBO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管理层的积极性,更刺激了公司经营管理效率和盈利水平的提高,因此MBO自诞生以来便很快席卷全球。实际上MBO过程中违法违规问题在国际上也并不乏先例,但在我国这种问题似乎更为突出,那么为何在我国会频繁出现问题?

  昨日,著名资本证券市场维权律师郑名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BO在我国之所以更受关注,出的问题也较多,很大程度上和我国的经济结构有着紧密联系。他指出,和国外有所不同,在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且近年来国企改制快速推行,在这一过程中MBO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一旦这一过程出了问题,更容易受到各方关注。

  “以国企为例,在MBO过程中,管理层控制着交易的各个关键环节,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巧妙手段逃避国资委审查,暗中侵吞国有资产。”郑名伟说,“国有资产的出售作价几何?这些都是由管理层一手操纵的,他们在MBO过程中操纵标的国资的评估作价过程,可以把各种费用提前加进去,或是提前扣除,左右最终的评估价格,即使最终受到国资委或法院调查,他们这种跟法律打擦边球的做法也难让法律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而更有甚者不排除他们干脆收买评估机构,操纵评估过程以达到‘空手套白狼’的目的。”

  事实上,MBO在国外同样也出过不少问题,家族企业最终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很多都是MBO惹的祸,一些家族企业的原控制人往往被管理层通过MBO架空。不过,国外经济体制多以私有企业为主,即使MBO出了问题,其造成的影响面也是很有限的。

  郑名伟说:“由于出现问题比较多,两年前我国实际上已经停止了MBO的做法。”尽管其已被暂停,但依然有上市公司改道去做,如近期传出曲线MBO的海信电器等。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