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推动“四创”和股权文明昌盛(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中国创业板推动“四创”和股权文明昌盛(4)

2010年10月25日 15:08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创业板“中国模式”发展中壮大成熟

  对中国模式,各方有观点和观察角度之差异,香港的张五常教授认为就是“渐近式模式”,就是各方都受益的模式,或者说博弈论讲的双赢或共赢的模式。

  “创业板市场”国际称谓不一,形态变异各样。德国的创业板失败了,不少国家开设的alternative market立足为小企业或不成熟企业提供交易服务,只有美国的Nasdaq及其在日本、韩国的jasdaq、kosdaq还算风景存在,英国的AIM也算不错,其他国家或地方很难成气候。这种国际生态现象是由于所在国或地方的地理因素和文化、制度特质决定,也决定于经济体的活跃度、金融中心功能的吸引力等,不可以简单归纳出一条定律或经验教训。

  中国创业板模式显然是“中国原创”,那是中国主板市场二十年经验教训借鉴的产物,是十年观察酝酿的结果。没有照搬照学,却不排除借鉴他人好处。中国创业板从“新兴加转轨”的经济环境、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在制度规则设计上照顾这个环境的“集合习惯”。最大区别或者有人最不可理解的是,中国创业板市场仍然设置进入门槛或IPO指标标准。一是设置限制,没有绝对自由进入。二是风险事先控制。三是形成进入溢价效应。

  中国近期不但没有走降低创业板标准或拆除门槛之路,反而是加强定位限制。创业板市场进一步明确定位,在发展初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将得到更多的资源配置机会,这是创业板激励机制的必然导向。但是,资本市场视公平为生命线,在规则制定方面,强调进入公平,民营、外资与国有具有平等竞争机会。目前创业板进入者中非国有达95%以上,显示出中国创业板市场促进经济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

  创业板没有走备案注册制度,而是强调从严把关,控制进入条件、诚信标准、披露水准。核心是强化市场约束和投资者自担,强化中介责任。不因噎废食,不食洋不化,和而不同,这或许就是中国式哲学在创业板市场的运用。

  中国近期没有走创业板备案注册制度,而是强调从严把关,控制进入条件、诚信标准、披露水准。但是规则制定显然注意吸纳备案注册制度的合理内含,核心是强化市场约束和投资者自担,强化中介责任。不因噎废食,不食洋不化,和而不同,同流而不随流,这或许就是中国式哲学在创业板市场的运用。 (量 之)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