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频繁创新添活力 深市基金突破千亿

2010年12月02日 13:31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深100ETF在今年11月19日完成拆分,深市基金在今年年初资产净值突破1000亿元之后,基金份额也首次突破1000亿份大关,达到1150亿份。

  近几年来,创新不断地推动深市基金加速发展,从2004年推出LOF产品,到今年9月“一日售罄”的首只分级债券基金,深市基金已出现7次重要产品创新。目前,深市挂牌基金总数已突破100只大关,达到106只。

  今年新增基金数创新高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显示,2010年深市基金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11月30日,今年新增上市的深市基金数已达34只,还有12只正在发行或已结束发行的深市基金即将上市。在此前5年的时间里,年新增基金数最多的是2007年,当年新上市12只深市基金。

  据悉,今年已上市的深市基金中既有普通LOF和ETF,又有普通和分级债券基金,还有封闭式分级偏股基金、开放式分级偏股基金和QDII-LOF。

  业内专家分析,今年深市基金新产品百花齐放,是6年长期积淀的结果。普通LOF和ETF是深市2004年和2006年推出的产品,封闭式分级偏股基金在2007年推出,封闭式债券基金在2008年推出,开放式分级偏股基金是2009年推出的产品,特别是后两类产品已成为今年新基金产品创新的热点。

  事实上,深市基金在产品创新方面生命力越来越强,逐渐被市场所认同,开辟出新天地。

  例如,2006年深市推出的深100ETF在2009年取得业绩和规模双丰收,当年该ETF净值增长率一度领跑所有基金,全年业绩超过99%主动投资偏股基金,基金规模从年初的20亿元,增加到年底的120亿元,并且四季度新发189亿元的深100ETF联接基金。

  2008年深市新推出的封闭债券基金富国天丰在2010年受到市场追捧,持续大半年时间溢价交易,今年9月推出的另一只同类型新基金一日售罄。

  深市基金创新路径

  除老封闭式基金之外,深市基金创新始于2004年年底的LOF产品,第一只LOF南方积配发行至今6年时间,先后有47只LOF在深交所上市。截至今年11月25日,LOF场内份额已达116.45亿份,其中场内份额最多的嘉实沪深300,达33.44亿份,该LOF今年三季度末场内外总份额达441.22亿份,为目前国内份额和金额最大的一只基金。

  2006年,深市推出两只ETF,分别为深100ETF和中小板ETF,前者是今年三季报基金资产净值最大的ETF,后者是唯一一只净值超越2007年高点的ETF;2007年深市新推出了两只创新基金——瑞福进取和大成优选,瑞福进取所率先采用的分级模式后来逐渐发展成深市基金的主流模式之一。

  2008年,深市新推出封闭式债券基金——富国天丰,该基金成立25个月后累计净值超过1.27元,成为同期新发债券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一只,封闭优势成为该基金优异业绩的重要原因。

  2009年,深市在封闭式分级基金基础上推出首只开放式分级偏股基金——国投瑞银瑞和沪深300分级基金,打通场内外交易平台,制约了基金折价并且创造了双重套利机会。

  进入2010年,深市基金在以往创新的基础上交叉创新,先后推出了首只QDII-LOF国投新兴和首只分级封闭债券基金——富国汇利,后者的产品创新受到市场热捧,今年9月新发时30亿份一日售罄。

  推动基金多元化发展

  经过多年积淀,深市基金已逐渐发展成为基金产品多元化的主战场之一,不断有新产品来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变化。

  深交所上市的开放式分级指数基金成为今年下半年最受市场关注的场内基金之一。母基金跟踪深100的银华锐进在今年7月和10月出现了两轮暴涨行情,阶段上涨幅度超过绝大多数股票,母基金跟踪中证100的国联安双禧B在今年10月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两只产品都满足了投资者在股市快速上涨时期,利用杠杆基金进行放大投资的需求,因而受到投资者欢迎。

  基金公司也从中受益,银华深100分级基金场内份额从5亿份激增到目前的30多亿份,国联安中证100分级基金场内份额从最少时4亿份激增到目前20多亿份。

  今年11月25日一日售罄的天弘添利分级债券基金,将低风险的添利A份额设计成类似银行3个月理财产品,受银行客户欢迎;同时将杠杆类的添利B份额在深交所发行,满足了市场追求较高杠杆收益的需求,同样受到投资者欢迎。

  业内专家分析,中国基金业未来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产品多元化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基金公司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一定要在多元化产品中找到更适合投资者的新产品,交易所上市基金,特别是深交所基金为基金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和发展平台。  杨 磊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