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解析2010年中国证券业十大焦点事件

2010年12月22日 16:54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融资融券终登场

   A股市场告别20年单边市

  2010年3月31日,是中国证券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备受关注的首批6家融资融券试点券商上线交易。在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这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借助机制创新,中国股市告别了长达20年的“单边市”时代。

  如果百度一下“融资融券第一单”,显示出的60多万篇文章,让我们依稀又回到了试点券商争夺首单的硝烟中。

  首批试点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6家为拿下首单争夺激烈,最终,沪市融资融券第一单花落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而深圳第一单则在深圳国信证券红岭中路营业部。

  当日,两市融资融券交易总量659.1万元。其中,融资余额649.56万元,融券金额仅有9.5万元,融资买入者占据市场主流,融资买入额占比99%。

  经过一段时间的平稳运行后,证监会加快了推进融资融券业务的步伐。

  6月8日,证监会宣布,核准申银万国、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第二批5家试点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7月初,第二批试点券商入场交易。

  11月下旬,第三批14家申请开展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的券商获批。这14家券商分别是安信、长城、长江、方正、国都、国元、宏源、平安、齐鲁、西南、兴业、中金、中投和中信建投。

  至此,试点券商达到25家。伴随试点券商的扩容,两融规模也持续增长。7月初,第二批试点券商进场交易,推动沪深日融资买入额进入“亿元时代”。12月初,第三批试点券商上线交易,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4亿元,两融余额突破11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14.8亿元,比3月31日的659.1万元增长了1700多倍。

  二、借新股发行重启东风

  券商涌动IPO上市潮

  自券商开始登陆A股市场以来,今年是券商IPO上市最多的一年。借新股发行重启的东风,去年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先后通过IPO方式上市,今年又有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和山西证券先后登陆A股市场。与以往券商大都选择借壳上市不同,新股发行重启后新上市的券商均选择通过IPO上市。

  与此同时,券商IPO上市潮涌,红塔证券、国信证券、西部证券、齐鲁证券、东方证券等更多的券商都在筹划上市。

  今年首个IPO上市的证券公司是华泰证券。2月26日,华泰证券上市,成为国内通过IPO登陆A股的第4家券商。

  华泰证券首开先河,以下限定价,最终确定发行价为20元,对应市盈率为29.41倍,远低于光大证券和招商证券,共筹资156.9亿元。

  兴业证券是今年上市的第二家券商。

  10月13日,A股市场券商板块迎来了第14名成员——兴业证券。出乎市场的预期,上市首日,兴业证券大涨,收盘涨幅达48.6%,居当天上市的5只新股涨幅之首。在随后的三个交易日,兴业证券又连拉三个涨停。11月5日,兴业证券创出历史新高24.30元,较发行价涨幅高达124.30%。

  其实,兴业证券定价发行时,恰逢券商股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因此,兴业证券10元/股的发行价对应的19.55倍发行市盈率,与此前发行的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相比,有较明显的折让。

  随后上市的山西证券,上市前也不被市场看好,但首日表现却出人意料。11月15日,头顶“中小板券商第一股”头衔的山西证券上市。上市首日,山西证券受到了市场追捧,开盘便大涨了65.13%,全天最大涨幅近75%。最终以全天次高点13.27元收盘,较其7.80元发行价大涨70.13%,成为IPO重启后券商新股首日涨幅冠军。

  截至目前,上市券商已达15家。而首创证券借壳S前锋、国海证券借壳SST集琦正等待证监会的核准。

  三、“一参一控”大限将至

  券商股权转让忙

  今年是券商达标“一参一控”的最后一年,券商的股权转让、更迭急剧升温。

  临近岁末,券商股权转让明显提速。11月3日,城投控股公告称,公司以5.80元/股向陕西省电力公司收购其所持西部证券30.7%的股权,总成交金额17.80亿元。11月5日,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6%中银国际的股权第二次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12月16日,首都机场集团将所持的61.25%民族证券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出售。

  涉及一参一控问题的券商主要是汇金系、中信系、华泰系和作为上海金融国资平台的国际集团以及地方央企集团所控、参股的券商。除汇金系券商截止日期为2013年5月外,其余券商“一参一控”的期限在2010年年底。因此,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多家涉及一参一控问题的券商大都陆续上报了处置方案。

  对于未达到“一参一控”要求的券商解决问题的方式,处理上无非就是两种途径,或整合,或出让。而出售股权显然是解决一参一控问题的最简单方式。

  涉及一参一控的股权转让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信建投股权归属。中信证券几经尝试,最终还是选择以在产权交易机构挂牌转让的方式来解决悬置已久的中信建投股权问题。目前,中信证券成功转让所持有的53%中信建投股份,而转让前,中信证券持有60%中信建投股权。

  而在更早前,华泰证券业完成了对信泰证券和联合证券的整合。

  由于汇金系涉及券商数量较多,因此汇金系券商处理“一参一控”问题的方式是最复杂的。汇金系旗下共涉及10家券商,宏源和西南已经在条例公布之前上市,中信建投作为子公司附属于上市公司中信证券,其他7家券商都受此条例限制。今年以来,建银投资所持中投证券、齐鲁证券、中信建投、瑞银证券的股权都在积极变更之中。目前挂牌转让最多的是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

  2010年8月13日,建银投资所持有全部的中金公司43.35%的股权将划拨给中投公司。业内人士分析称,建银投资所持7家券商股权将只保留宏源和西南两家上市公司,其余券商股权悉数转让给汇金公司。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