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十年捕鼠患不绝 基金信托责任何时归?(3)

2010年12月29日 10: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不同的观点。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令华认为,基金经理的主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基金经理的高流动性使得公募基金在行业内的地位日渐降低,并显示出逐渐落后于私募的态势,“如果说基金经理在投资决策中不起决定性作用,那还要基金经理做什么。”

  十年鼠患不绝 基金监管谋变

  在中国基金业,“老鼠仓”从来都不是一个新话题。

  对上海乃至中国整个基金业的基金经理们来说,2010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

  入冬之后,包括郑拓、李旭利和许春茂在内的三位投资总监级重量基金经理被调查的消息正不断在市场上流传,包括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国海富兰克林等多家基金公司也牵涉其中,新一轮的基金严打风暴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在中国基金业,“老鼠仓”从来都不是一个新话题。

  2000年,一篇名为《基金黑幕》的深度报道,掀开了当时还很神秘的基金业面纱:光鲜外表下,通过“对倒”和“倒仓”来制造虚假成交量、操纵市场等违法操作手段被频频使用。《基金黑幕》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向了资本市场,也加速了中国基金业法制建设的进程。

  十年过后,基金行业的“乱象”不仅没有缓和,反而由于近期以来一系列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丑闻频发而显得愈加混乱,也越来越失去投资者的信任。

  今年9月,证监会通报三起涉嫌“老鼠仓”事件。因涉嫌老鼠仓交易,景顺长城原基金经理涂强被没收违法所得37.95万元,罚款2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刘海被没收违法所得13.47万元,罚款50万元,并3年市场禁入;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则因为获利较大,情节严重,成为首例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基金业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十年来不仅没有因为法律的完善和监管的深入而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多地暴露在投资者的面前。

  1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包括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在内的五部委转发了《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要求五部委联合打击内幕交易行为,其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证监会明确表示,对内幕交易案件的查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内幕交易者也将面临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

  “‘老鼠仓’也好,违规行为也好,说到底,都是基金公司罔顾基民利益,损公肥私。”一位基金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要想杜绝基金“老鼠仓”的行为,必须加大对基金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起基金管理人的淘汰和退出机制。

  行业危机呼唤信托责任回归

  “应该谨记,在守法的前提下,基金惟一应该尽到的责任是对投资者的信托责任,基金惟一的任务是以专业素质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只有信托责任,才是基金生存发展不可须臾或忘的惟一前提、惟一基础、惟一原则。”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老鼠仓”只是中国基金业乱相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是整个基金行业发展停滞的现实。

  W ind统计显示,自2008年12月到2010年12月的两年间,基金市场上的基金数量已经由439只增长到了目前的702只,增长了59.9%;但份额却从25741.31亿份下降到了目前的25375.69亿份;净资产总规模从19388.67亿元上升至目前的25143.60亿元,仅仅上涨了29.7%。与此同时,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却从2008年12月份的12.1万亿元增长到目前的26.4万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18%。基金业的总 资 产 占 总 市 值 的 比 例 已 经 由1 6 %下 降 到 了9.5%。基金业的发展明显遭遇了投资者的“用脚投票”。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