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浮躁与沉淀中国企业经历成长“阵痛”(4)

2010年12月30日 15:1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冷静的反思

  中国经济转型实际上就要求企业转型,这种转型不仅现在需要,还伴随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企业转型就是要从一种战略到另外一种战略;从一种产权模式到另外一种产权模式;从一种管理、治理方式转型到另一种管理、治理方式。

  浮躁过后需要沉淀。

  伟大的企业并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在犯错误后冷静反思,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国美、蒙牛、腾讯、360这些企业同样具有伟大企业的潜质,在失控的行为让企业倍感伤痛后,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冷静反思,并最终做出了改变。

  尽管国美各方对于上市门店的去留等问题仍未统一意见,但已经开始就众多各自关心的问题展开接触和谈判,并试图达成具有法律效应的一揽子方案。目前,国美董事局已经选举邹晓春和黄燕虹进入董事局作为黄光裕一方的代表;而黄光裕一方也表态,暂时不会将非上市门店从市场公司中剥离。

  蒙牛也对“诽谤门”做出和解回应,希望与伊利化干戈为玉帛。蒙牛表示,希望与伊利和平共处、友好竞争,并一同维护乳制品行业的整体环境。

  最让人欣喜的还数360和腾讯。在3Q双方握手言和后,360一改咄咄逼人的竞争姿态,转而苦练内功,根据互联网安全市场的用户需求,在短时间内连续推出功能强大和实用的新产品,重新赢得用户支持;而腾讯则宣布将在2011年推出全新的英文社交网站,并向第三方开放技术平台。对此,外界认为,腾讯正在从一个“垄断”的腾讯向一个“开放”的腾讯转变,这不但会帮助腾讯增加用户黏性、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更有助整个行业良性竞争。

  对于所有的中国企业而言,国美、蒙牛、腾讯、360等企业的改变,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问题是,这究竟是外力重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还是企业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痛改前非”?

  李兴国说,2010年中国企业种种“乱象”折射出,它们在中国经济转型之际所遭遇的困境。一 方 面 市 场 从 最 初 的 环 境 变 得 饱 和 、 竞 争 同 质化、行业格局日渐稳定,但企业自身的反应却落后 于 市 场 变 化 ; 另 一 方 面 , 企 业 内 部 的 制 度 建设、竞争策略也渐渐跟不上潮流,从而使企业无法获得对外界的清晰认知。最终,让企业做出错误判断,做出错误的选择。

  王志乐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认准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据此对企业的目标、发展方式、竞争策略、治理结构等核心竞争力做出调整,使其符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对企业的要求。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中欧商学院客座教授廖晓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实际上就要求企业转型,这种转型不仅现在需要,还伴随企业发展的各个过程中。企业转型就是要从一种战略到另外一种战略;从一种产权模式到另外一种产权模式;从一种管理、治理方式转型到另一种管理、治理方式。因此,企业应该找到两种状态之间的差距、阻力和达成的路径。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对所有中国企业而言,却是必须开始思考的问题。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史有春:商业伦理缺失、违法成本低廉,以及缺乏市场监管等原因,往往使得国内恶性商战层出不穷,一些企业甚至不惜践踏法律底线和商业道德底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国内一些企业在急功近利心态下,发展不是依靠改进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而是高度依赖短期就能“见效”的高强度广告轰炸和作秀,迷信“先建市场,后建工厂”,加之外部资本参与,这种模式极为流行。既然这一模式高度依赖于营造口碑,那么抹黑口碑就能对相关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游伟:我国对企业间不公平竞争、损害竞争对手商誉等行为处罚力度有限,执法不严。较低的违法成本也使得部分企业铤而走险。由于司法机关对刑事领域的经济犯罪接触较少,往往显得过于谨慎,相关法律条文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成为惩治“不正当竞争”的利剑。在寻求法律保护碰壁情况下,企业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使用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企业间恶性竞争循环。而使用网络抹黑等手段,如果取证不及时,一些网络黑客还可能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将电子痕迹覆盖、删除掉,让受害企业有苦说不出。由于互联网具匿名性,网络取证难也使得企业在互联网上恶意攻击对手时有恃无恐。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郑少华:针对此类“抹黑”竞争对手形象、损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我国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处罚力度,增加企业违法成本。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朱春阳:恶性营销不仅给相关行业带来致命性打击,还令民族品牌蒙羞,外资企业渔翁得利。恶性商业诽谤案频发,不仅让企业公信力滑坡,也让社会担忧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记者 侯云龙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