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选民“进化论”:从盲目投票到理性选择

2010年11月11日 09:47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五都”选举在即,从陈水扁被判无罪到郑弘仪事件,近日的台湾政坛,好像突然又 “热闹”了起来,这才让冷到不能再冷的选情,稍稍加了温。说这是一次有些“诡异”的选举,实在是不为过。

  其实,纵观台湾这些年的选举,每一次,都是一次民意的 “大起底”:政党透过观察和民调,修改选战策略,确定选举主轴,而最后的投票结果,就是对政党观察力和判断力的打分。

  2000年 直白、抹黑者当选了

  2000年,台湾首次通过选举产生政党轮替。在那一次选举过程中,宋楚瑜、连战、陈水扁“三分天下”。

  当时,台湾的选举刚刚开始,选民对国民党的黑金政治不满已久,因此产生了“换人做做看”的想法。观察到民意动向,候选人围绕这个议题做起了文章。

  宋楚瑜以任“省长”政绩,打出了“勤政爱民、清廉”的口号;连战的口号是“心手相连,台湾起飞”;陈水扁的则是“政党轮替,扫除黑金”,“有梦最美,希望相随”。从字面上看,陈水扁的文宣最能抓住民心。

  战术上,扁阵营以“连战”的“连”姓入手,制作出一组 “连字系列广告”:“连”米酒都买不到、“连”晚回家都不安全、“连”上下学都怕被绑架、“连”逛街都会被枪打到、“连”HBO电影台都被切断信号……对连战展开一系列形象攻击,致使连战“稳定”的形象受损。而陈水扁自己呢,则被塑造成了一个“铁汉柔情”的形象,成为许多女性心目中的“英雄”。

  连战被攻击为木讷、无能,陈水扁被夸大成温暖、阳光,在这样强烈对比的宣传中,人们很容易被误导。

  事隔多年,回头看陈水扁的这些文宣,显得尤为讽刺,但在2000年,陈水扁胜选了。

  2004年 抹黑手腕日渐“精进”

  2004年台湾 “大选”,连、宋对上了扁、吕。

  一次次选举,让陈水扁尝到了“乌贼战术”的甜头,直到2004年,他的抹黑手法愈加“精进”。

  这一次,他选择了“温情抹黑”。陈水扁以极端路线,提出了“公投、制宪”等口号,再一次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本土、爱台湾”的斗士形象。

  针对陈水扁四年政绩不佳,国民党制作了一则电视广告《买菜》,用一位家庭主妇在买菜时面对物价上涨、钱包缩水的窘境,折射台湾民众近四年来的生活压力。但是,当国民党打出了“你还有几个四年”的文宣时,却被民进党歪曲为 “唱哀台湾”。

  当然,最后最有效的,还是那“两颗子弹”。没有什么比 “斗士”受伤,“真理”受创更悲情、更有票房感召力了,选民的理性再次决堤,“两颗子弹”成功改变了选举的轨迹。

  在倒扁运动时,陈水扁曾经的文宣大将、化妆师范可钦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不能说我的广告欺骗选民,许下诺言本来就是政治最常见的一件事,跟恋爱中的山盟海誓没什么不同。

  2008年 温和理性开始占上风

  2008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台湾在四小龙排名中更是叨陪末座,老百姓的肚子真的“扁扁”了。此时,扁家弊案全面曝光,“海角七亿”在老百姓听来尤为讽刺,积压已久的民怨全面爆发。

  这时,民进党曾经的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红衫军运动,也正是因为施明德的身份,才使民进党无法将这一运动污名化为 “蓝绿对决”。“天下围城”,让民进党看到了民众的怒吼。但此时,整个民进党已经被陈水扁绑架,只好随之向下沉沦。他们打出“独”牌做最后的挣扎,无奈选民已经看破了这一老招数,不为所动。

  在这场文宣大战中,国民党用了“准备好了”四个字,辅以“两岸”题材,虚实结合,简要概括了求新、求变、求发展的选举主轴。在这一场选战中,国民党的文宣手法同样充满了 “新奇变”,充满了感性,让民众切实地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前景,不一样的领导人,不一样的国民党。

  时势造英雄,在2008年,马英九以清廉、理性、温和的形象,成了站在陈水扁对面的“英雄”。

  2010年 都来讲理性

  这次“五都”大选,我们看到,民进党步国民党后尘,走“温和理性”路线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ECFA是民进党的软肋,讲到两岸议题,民进党没有像以往那样拉开嗓子猛批,却低调打起了太极。因为民进党知道,ECFA是主流民意,民意不可逆。

  为了突显理性、温和的形象,民进党甚至在许多可以发挥的议题上,比如 “花风暴”时,苏贞昌也仅是淡然以对,并没有自己上阵做太多渲染。

  而民进党另一位要角蔡英文,她的竞选主轴设定成“IloveNew,新幸福、新时代”,主打“新”。苏贞昌则拟出 “台北超越台北”的愿景。这两位的表现,让人们评价为 “他们在打一场非传统的选战”。而像用了近十年的 “绿色执政,质量保证”,这一回是彻底被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但是,化妆师的化妆技巧再高明,时间长了,总有被看破的时候,就像郑弘仪的“三字经”和陈水扁的“无罪”,考验着民进党直面过去的勇气和魄力,也逼着苏贞昌和蔡英文,“温和理性”,到底是讲真还是讲假。(记者 林靖东)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