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政治狂热缘何消退 民众变得日益理性而务实

2010年11月12日 14:48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湾主持人郑弘仪爆粗口引来声讨。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统独”议题和“选举闹剧”失去市场,民众变得更理性而务实 

  “五都选举不到一个月了?哪天投票有人知道吗?”这是一位台湾网友近日在网上的留言,然而却应者寥寥。11月27日,台北、新北、大台中、大台南及大高雄五个直辖市将进行市议会选举,选出新一届的市长与市议员。由于此次选举直接关系到国民党和民进党未来两年的发展走势,也关系到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2012年“大选”中能否连任,因此备受两党重视。

  然而,与以往选举像过年的政治气候相比,即将到来的“五都”选举清冷异常。不但参选人之间少有火花四溅的攻防战,从媒体到民众也都热情匮乏。专家学者指出,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渐转暖,台湾社会的政治心态也在发生变化,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选举议题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顺应形势的经济议题。选举政治失去魅力也在情理之中。

  “五都”选战遭遇“极寒”

  现在的“五都”是改制的结果。除台北市维持不变;台中市和台中县、台南市和台南县分别合并升为直辖市;原来的台北县直接升级,更名为新北市;原来的直辖市高雄市与高雄县合并。改制后五个直辖市的总人口占全台湾总人口的60%。根据台湾的政治制度,直辖市能够得到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直辖市长是与“五院”(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院长”同级的高官。因此,县市升级背景下的“五都”选举具有重洗政治版图的意义。

  但让人意外的是,原本应该“红火”的选举却一直热不起来。两党参选人一改以往火药味甚浓的竞选招式,不但斯文有加,甚至连竞选辩论会都没有举行。难怪台湾媒体感叹道:“选战打得如此‘安全’,也是一大异数。”

  根据以往的经验,距离选举不到一个月时,台北应该是“满街拜票车、遍地黑材料”。然而就在几天前,香港《明报》记者在台北火车站街头“站了半个小时,才看到一辆小面包车在拜票宣传”。近日,台湾主要杂志的封面主题也均与“五都”选战无关,电视台虽然每天都有选情报道,但由于选举话题不多,节目也不温不火。《世界新闻报》记者试图登录岛内论坛感受选举的热闹劲儿,却鲜见有关选举的评论,网友们更关心的反倒是“大小恋”、“Selina烧伤事件”一类的娱乐新闻。

  身在大陆的台商对“五都”选情就更是没兴趣。由于“五都”选战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国民党在台北市和新北市都有输不得的压力,不得不以“国民党五都全赢,才能确保两岸发展不利因子降到最低”为诉求,透过各系统全力动员大陆台商返乡投票,希望拉回“十万台商票”来冲高投票率。但据辅选人士透露,有意愿返台投票的台商只有二至三成。

  一场知道比分的比赛

  面对选举的冷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主任彭维学对《世界新闻报》记者分析说,地方性选举关注度低和大局基本敲定是导致“五都”选举热度减退的直接原因。

  仔细观看此次选举各个候选人的政策诉求不难发现,它们确实都比较地方化。例如,新北市长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主打“三环三线”牌,即为了解决新北市交通问题改造捷运网,力争在后ECFA时代使新北市成为两岸“黄金产业走廊”。朱立伦的竞争对手、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则主攻社会福利,提出将在新北市修建一批“只租不售”的社会住宅,并将这些住宅优先租给弱势族群及保留一定比例给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

  中小企业协会理事长林秉彬对岛内媒体指出,“五都”选举虽说牵动2012年的“大选”,但毕竟还是地方选举,谈的是市政,不像“总统”选举攸关“国家”未来方向,对企业界有一定的疏离感。一位台商在接受岛内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民进党候选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打出诸如“反ECFA”或是“反中”这类让企业界感到“恐怖”的诉求,因此企业界反应不大。

  而作为普通市民,候选人双方提出的政策没有明显的孰优孰劣之感,自然也就没有话题性。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邵宗海表示,选民多数觉得不管哪一个候选人当选,既不会改变他们所处的现状,也不会使整个台湾发生巨变。

  此外,整体选情已经明朗化,也令选民失去新鲜感。台湾媒体初步预计,大台南和大高雄基本上已经被民进党拿下,大台中则是“国民党的地盘”,目前只有新北市和台北市呈现胶着状态,“还算有点悬念”。台湾资深媒体人王丰评论说:“诚如一场不必比就知道胜负结局的球赛,怎会引起球迷‘加油’或‘下注’的热情呢?”

  “民主闹剧”遭到唾弃

  随着政治转型后各个层级选举的开放,台湾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选举社会。在“选票最大化”的逻辑下,各种选举招数令人眼花缭乱,跪票、脱衣造势、挑动“统独”、制造悲情、攻讦抹黑……形成了独特的台湾选举文化,久而久之,令人感到厌烦。

  最近两天,岛内热炒的电视名嘴爆粗口事件,就是对这种粗俗的选举文化的最大讽刺。11月7日,在大台中市民进党候选人苏嘉全的造势晚会上,台湾三立电视台政论节目《大话新闻》的主持人郑弘仪骂马英九像“龟仔子”,引来岛内民众和媒体的一致声讨。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指责台湾的选举文化好不容易才稍微有些改善,现在一下子又被骂退了好几步。

  这种被台湾媒体戏称为“贱招”的手段不仅打向政治对手,连普通市民也不放过。大台中市一对姐妹花,因为在网络上公开表态欣赏并支持现任市长胡志强,并自拍与胡志强互动的音乐小短剧,被人污蔑为“性服务者”,两姐妹在记者会上以泪洗面,连声说:“政治太可怕了。”

  福建省台湾研究会副研究员邓允光表示,台湾空有民主之壳,而没有民主之核,严重忽视了实质正义所应该包含的政策质量、社会正义、道德操守等真正决定民主质量的元素或内涵。岛内民意调查显示,对于台湾政治文化,84%的台湾选民表示不满,仅有2%的选民表示满意。

  台湾民众日益理性

  今年9月12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已经生效并将于明年1月正式实施。两岸关系逐渐转暖似乎也从另一方面给“五都”选举降了温。

  彭维学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以往每逢重要选举,民进党必打“统独牌”,攻击国民党“联共卖台”,煽动民众情绪及蓝绿对抗。但ECFA签订后,“老百姓已经看到了一些和平的红利,希望从两岸交流中得到一些经济实惠”,民进党不敢再打旧牌攻击ECFA。台湾媒体评论说,由于缺乏“统独、族群”等富有意识形态内涵的议题,选情很难被“拉抬”起来。

  有了ECFA的刺激,台湾经济走势开始上扬。香港媒体评论称,台湾民众难得脱离了“活在选举中”的日子,民众体内的“选举时钟”便停了下来。而且,在“台湾优先、经济第一”的大趋势之下,台湾民众相信不管是谁当家作主,也不敢随便“动”这个方向。选民反应冷淡,也就不足为奇。

  台湾时事评论员俞雨霖指出,从民进党ECFA辩论失败就可以看出,民众在民进党几十年的“台独”、“族群”等意识形态的叫嚣下,已经耳朵长茧听不进去了,更多的民众能够更理性地看待政治问题,经济发展日益受重视,发展两岸关系也得到更多的肯定。

  正如台湾资深媒体人王丰指出的那样:“如果台湾这次选情的分外冷清是民主政治成熟的表现,我们还真希望选举就这么清清如水,平平淡淡。对比过去那种剑拔弩张、暴力充斥的激情场面,如今这场“五都”选举清冷的场面,说不定是过小日子的市井小民的福气呢!”(记者 李静)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