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诤友"龙应台投书媒体 劝马英九走出特别费阴霾
2007年02月05日 1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片:著名作家龙应台。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2月5日电 前台北市文化局长、知名作家龙应台今天(5日)投书媒体,以“路走得宽阔,人显得从容”为题指出,对于马英九若为了维护形象选择退出2008角逐所坚持的道德洁癖,她感到不以为然。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当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有可能因特别费案,在春节前遭到检察官起诉的传言沸沸扬扬之际,龙应台亮出自己的观点,颇引人注目。她强调,如果为了一个荒谬的“特别费”,而使台湾人民对自己的未来突然少掉一个选择的可能,令她不安。

  龙应台在文章中首先“自首”表示,她在担任台北市文化局长时,一半的特别费3.4万元,也是汇入个人薪资账户。就连市议员也把政务官一半的特别费当做是薪资补贴,并可以在议会上拿来做为“惩罚”不听话政务官的筹码。但直到马英九案件,她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将一半的特别费汇入个人薪资账户,有可能是贪污的行为。

  龙应台指出,当道德、法律、司法纠缠,真正价值混沌不明的时候,将责任放在司法身上是一种便宜的做法。并强调,没有高度,就无法综观全局,看见迷宫出口,诉求台湾社会,应该要有一个不同传统政治风气的选择,认为马英九“有什么忍辱负重是不能扛起的”。

  对此,国民党发言人苏俊宾今天上午做出特别说明,称马英九事先对龙应台投书媒体完全不知情,且上午行程紧凑,马也未详看文章的内容。

  苏俊宾表示,媒体热炒特别费新闻,塑造马英九可能被起诉的不安氛围,已引起基层的高度危机意识。他说,在最近的下乡请益座谈会上,许多同样领有特别费的乡镇市长,都与龙应台“有一样的心情”,力劝马英九走出特别费阴霾,勇敢迎向2008,同时强调支领特别费,大家都是按惯例处理,马若因此遭起诉,他们也都会主动向检方“自首”。

  国民党“立委”吴育升认为,龙应台在文章中所阐述的内容,与对事件看法的宏观角度,有助马英九厘清思绪,也有助台湾社会对特别费风暴所可能引发的后续效应有更深一层的思考。

  吴育升强调,龙应台是马英九的诤友,但并非是马英九的文胆,也从不是马英九论述团队的一环。龙应台在文化局长任内,从不未涉入任何政治活动,马团队从未寄望龙应台在政治领域上助马一臂之力。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