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明史》充满圈套 明亡于“文化溃败”(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历史学者:《明史》充满圈套 明亡于“文化溃败”(2)
2010年04月12日 10:28 来源:北京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是吴三桂与陈圆圆居住的王家大院。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士风”是这样被败坏的

  晨报:既然都是误会,为什么大家不坐下来解释清楚呢?

  汗青:因为明代到后期,士大夫文化已发展到变态的地步,无事不以道德说事,根本不研究经济、社会、学问等,成了“道德原教旨主义”,比如黄道周、刘宗周,国家危亡若此,他们整天想的却是如何沽名钓誉、自我修炼。明灭后,因对南明的继承人是否合乎礼法规定见解不同,便拒绝称臣,虽后来绝食而死,以保持名节,但这样的士大夫于国于民有什么用呢?简直就是废物。在这种极端的氛围下,大家都在忙着互相指责、自我辩白,怎么可能坐下来谈事情?

  晨报:为何明末士风如此不堪?

  汗青:这与宋明理学的压抑过度相关,压抑越大,戾气就越重。理学本身与现实生活之间存有差距,很容易形成冲突。从理学的角度看,为官要清廉,可是以明代官员收入之低,清廉者又怎么养家呢?缺乏现实基础,信仰就会动摇。正是因为明中后期士大夫普遍失去了信仰,心学才得以发展起来,相比之下,心学更能与当时的环境相协调,但心学与现实之间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信仰与现实相乖,从根本上败坏了明末士风,一方面,是对道德追求到了近乎荒唐的地步,发展成了“道德原教旨主义”;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文人完全丧失了道德底线,心口不一的情况非常普遍,他们党同伐异,不择手段。

  晨报:您的意思是,不合实际的道德信仰必然导致“士风”的败坏?

  汗青:是的,明清之际,许多东林党人表现得很有民族气节,但问题是,他们往往把党派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为实现党派的政治目的做了很多卑鄙的事情。比如马士英战死,黄宗羲在写《明史》的时候,故意写成:据传说,马士英投降不成,被清军斩首。其实,黄和马士英是同时代人,黄完全可以咨询当事人,这绝非难事,但黄宗羲故意这么干,是因马士英是“阉党”,要让他“遗臭万年”。像这样歪曲历史的损招,在《明史》中比比皆是,给人以这样的错觉:明亡于“阉党”,东林党人都是好同志。这就开了恶例,《明史》中充满圈套,很容易上当。

  晨报:为一党私利而篡改历史,后果如何?

  汗青:让士大夫阶层整体失去了担当,当道德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时,人们再也不相信道德,反而出现道德荒漠化的情况。明代有“京察”制度,不合格的官员将被罢黜,此前“被革职”是件很丢人的事,可自从东林党人暗箱操作、排斥异己后,被贬官员便面无愧色,他们知道,那并非意味着他们做错了什么,只是不同党派之间的竞争罢了。

  明到思宗则必亡

  晨报:官员无愧疚之心,则明亡不可避免?

  汗青:是的。明末士大夫阶层价值观彻底崩溃,官员们无廉耻、无操守、无坚持,要么在道德上自我标榜,要么就是不顾大厦将倾,贪腐、内斗不休。黄宗羲说“天崩地解”,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当信仰体系崩溃了,那么,“地解”只是必然的结果。

  晨报:可为什么有作为的崇祯反成了亡国之君?

  汗青:历史充满偶然。清军入城时,崇祯带着几个太监准备逃走,结果门闩太重,太监们抬不起来,只好又折回皇宫,自杀了事。历史是由多个条件构成的,改变了其中一个条件,历史会如何?这很难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假设一下,崇祯逃到南京,那么南明内部分裂的情况可能出现吗?崇祯最恨党争,此外他有足够的权威,这样,东林党人为了一党私利,妄立太子的行为就不可能成功,那么,历史会不会重写呢?历史充满偶然,但信仰崩溃,明亡也是必然的,所谓万历之后明必亡,因为万历时期的懒政,导致士大夫阶层价值观已被彻底毁坏,崇祯再有作为,也不可能挽回颓势了,悲剧是早晚的事。

  大规模殉难为哪般

  晨报:既然道德沦丧,为何明亡时会有那么多人殉难?

  汗青:明亡时如此大规模的殉难,在世界史上都是罕见的。因为明代“道德原教旨主义”盛行,对普通人来说,他们不了解权力斗争的真相,所以道德对他们的约束力还是很强的。在殉难者中,南方比北方多,因为南方远离权力中心,人们不了解真相,更容易受到家国情怀的感召。而北方地区见证了明末官场的腐败,所以对“道德原教旨主义”持怀疑态度,人们更倾向于犬儒主义,殉难者反而少。出于同样的原因,明末平民殉难的多,官员反而少,像侯方域等还投降了清朝。

  晨报:北方殉难人数少是否也与北方农民起义较多有关?

  汗青:有关系。北方民生凋敝,而南方相对富庶,道德信仰的约束力相对会更强一些。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