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未雨绸缪话应急物资储备与配置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未雨绸缪话应急物资储备与配置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陈静)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向全世界展现了优秀的全社会动员组织能力,与此同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与配置体系、加速推进中国应急物资储备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成为关注话题。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2日开幕。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艳和王伟携手提出加快构建灾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议。
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防疫物资快速制造与全球供应的杰出能力有目共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直言,在疫情发生早期,应急物资保障多个环节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局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市场上口罩普遍脱销,医用酒精、消毒液、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耗材、设备及医药物资一度供给不足,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挑战。
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物资保障中的关键一环。两位代表认为,增强医疗卫生、食品等各类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与配置体系迫在眉睫,这样才能迅速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灾害性事件。
两位代表都认为,目前,战略物资的应急生产运输系统性不强,规模化应急能力弱。上海纺织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直言,疫情发生时,为应对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持续紧张的问题,政府在储备量远远不足的情况下组织应急生产,要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并扩大产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转产,政府进行定点采购和保底收储,以尽快将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到基本正常的状态,但是财政投入巨大。
王伟以口罩为例坦言,生产口罩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整个产业链必须协同运转。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生产企业缺乏足够的设备,有设备了没有足够的原材料,有原材料了又缺乏关键辅料熔喷布;即使能及时生产,但由于运输力量不足而造成了“肠梗阻”。
此次会议期间,两位代表联合提出了《关于加快构建灾备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建议》,希望建立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的结构化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他们认为,国家储备以“政府仓库式储备”为主,民间储备以“企业市场化储备”为主。
两位代表提出,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长效化管理机制,并统筹应急物资储备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食品、药品等的应急储备,应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进行市场化储备,企业要确保应急物资的储备量,做到“灾时救援、平时正常流通销售”。
在加速推进中国应急物资储备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完善出口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方面,两位代表认为,在顶层设计上,应建立防疫医疗物资的中国标准,并把中国标准打造成国际标准,以在抵御全球性灾害中更好地发挥中国力量。同时,应该建立国家统一的出口产品质量信息追溯体系,进一步从严管控应急物资进出口检验工作,切实维护和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形象。(完)
- 专题:2020全国两会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0日 21:33:09
- 2024年11月10日 19:38:06
- 2024年11月10日 19:34:24
- 2024年11月10日 18:51:59
- 2024年11月10日 18:45:18
- 2024年11月10日 18:34:20
- 2024年11月10日 15:55:34
- 2024年11月10日 12:40:05
- 2024年11月10日 10:33:38
- 2024年11月09日 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