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09年9月)(7)——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年10月-2009年9月)(7)
2009年10月03日 1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79年

  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尊重台湾现状、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建议两岸实现通商、通邮、通航。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至此,从1958年开始的对上述地区的炮击结束。

  1月4日-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并拟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草稿)》,制定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工作任务、职权范围、机构设置的规定》。

  1月18日-4月3日 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召开。3月30日,邓小平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

  1月29日-2月5日 邓小平对美国进行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2月23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定,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6月18日-7月1日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建议,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通过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还通过了《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

  7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待取得经验后,再考虑在汕头和厦门设置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

  9月25日-28日 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讨论通过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9月29日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讲话初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0月19日 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的宴会上讲话指出,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行多党派合作,是一项长期不变的方针。

  10月30日-11月16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致祝词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80年

  2月23日-29日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通过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建议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第四十五条,取消关于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

  5月17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关于民航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民航总局从1980年5月17日起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8月2日-7日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实行“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8月18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这篇讲话成为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8月30日-9月10日 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通过《国籍法》、《婚姻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根据中共中央建议,会议决定华国锋不再担任国务院总理,由赵紫阳接任;同意一批老一辈革命家不再兼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请求。

  9月2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要求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开。

  9月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9月26日-29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进行公开审判。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主犯。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80年代全国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进而普及初中教育。

  1981年

  2月25日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

  6月27日-29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副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组成。

  7月31日 国务院批准《关于在湖北省沙市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报告》。沙市成为我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城市。

  9月19日 邓小平在检阅华北某地举行军事演习的人民解放军部队时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9月20日 我国成功发射一组空间物理测验卫星。这是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

  9月30日 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10月10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提出今后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

  11月7日-16日 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七战七捷,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12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于1954年10月7日成立,1975年3月25日撤销。

  12月3日 我国第一个生产彩色显像管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陕西显像管厂正式投产。

  1982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月21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提出了实现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方针。

  2月20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3月8日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国务院机构改革随即展开,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由98个裁减、合并为52个,工作人员编制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4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

  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政府继1972年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发表的第三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9月1日-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继承和发展了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系统总结了历史上党的建设的经验,比较完整地概括了党的性质、党的目标、对党员和党组织的基本要求,以及党的领导作用。大会决定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9月12日至13日,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1月26日-12月10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等。新《宪法》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规定设立国家主席和副主席,设立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国家领导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