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求生存常有适应演化 脊椎动物也会噬己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动物求生存常有适应演化 脊椎动物也会噬己婴
2009年01月20日 15:51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动物求生存的行为,常有能量适应的演化,台湾生态科学家发现的全球首例脊椎动物噬己婴行为是为一例。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黄文山研究员耗时六年,在兰屿发现了全球第一例陆生脊椎动物噬己蛋的行为,此一脊椎动物行为的重大发现,去年十一月份刊登在《行为生态学》国际期刊的首篇。

  自然科学博物馆动物学组的副研究员黄文山,两年前研究兰屿长尾南蜥亲代照顾行为的论文,就曾登上《行为生态学》期刊,这次是以长尾南蜥噬己婴行为,再度登上《行为生态学》国际期刊的首篇,论文审查人的剑桥大学曼尼卡(Andrea Manica)教授认为,“虽然在昆虫和鱼类有少数噬己婴行为的报导,但本论文却是第一个陆生脊椎动物噬己婴行为的重大发现。”

  黄文山指出,一般的昆虫和鱼类,负责育幼的亲代,虽然也会出现噬己婴行为,却仅止于吃少数寄生或不健康的蛋,以补充能量;一些鱼会因为不确定是否是己出或环境是合适孵化等因素,会吃掉少数健康的蛋来补充能量,但多半出现在雄性身上,怀孕的雌性动物因为可确定后代是自己的,所以较少有噬己婴的行为。

  黄文山二○○一年到二○○三年间曾经发现,在台湾离岛兰屿,有种母长尾南蜥,会因赤背松根蛇入伺蛋巢而吃掉自己的蛋。这种噬蛋行为的发生原因,一直悬而未决,经过多年锲而不拾的研究,才终于找到答案。

  从二○○三到二○○六年间,黄文山利用每年七、八月长尾南蜥产卵季进行实验纪录,以间隔八小时、每日三次的高频率,在长尾南蜥的巢洞中放入赤背松柏根蛇“骚扰”,来观察母蜥行为。他发现赤背松柏根蛇偷袭长尾南蜥洞穴,想要偷吃蜥蛋,母蜥会不惜正面交锋对蛇发动攻击来保护蛋,母蜥虽然成功驱逐觊觎蜥蛋的蛇,但有十二次整窝蜥蛋在蛇骚扰后不久就消失无踪;这其中九次是母长尾蜥自己吃掉,而中间八次是怀孕母长尾南蜥“自己下的手”。

  黄文山推断,母蜥评估自己无法一直护蛋,在发现孵化的蛋不断受到蛇的威胁,索性就把蛋整窝吃掉。他认为,生一窝蛋所需能量远大于吃一窝蛋,而刚生完的母蜥蜴也极须补充能量,或许怀孕母蜥两害相权取其轻,便吃自己的蛋以利腹中的另一窝蛋。

  黄文山二○○六年也发表论文指出,长尾南蜥是极少数蜥蝪中,有亲代照顾行为者,尤其是已怀孕的母蜥,特别会出现噬己婴现象。于此,黄文山提出一个新假说:掠食危险性增加会造成噬己婴行为的演化,在演化上具有能量适应的意义,供后续研究者的验证。

  黄文山说,他选在离岛兰屿观察十多年来的经验,发现“岛屿总是给研究者惊喜的发现!”在演化或生态上或相似生物群上都可以发现,岛屿在整个演化上占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因为岛屿是隔离和封闭的,生物群要生存就必须有适应演化,无论型态或行为亦然。兰屿的长尾南蜥面对一大群吃蛋的赤背松柏根蛇,若无亲代照顾行为的演化,后代必将灭绝。

  黄文山在台湾屏东也有类似观察站,但发现台湾长尾南蜥没有噬己婴的行为。原因是本岛长尾南蜥天敌太多,母蜥自顾都不暇,故无法护蛋,通常“生完就跑”,噬蛋行为难以出现;兰屿长尾南蜥的天敌不多,相对有利亲职照顾方式的演化。

  黄文山说,野外待的久,有趣故事会愈多,他常叹单单一人忙不过来,希望有同好或学生加入才能更有趣。“生态学家必须是说故事的能手”,就像他在野外找寻演化的线索,“越磨故事就愈精彩”。

  (摘自台湾《知识通讯评论》杂志七十五期)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