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聚焦凉山童工:没钱读书 打工比在家轻松赚得还多(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3月05日 14:5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如果在操场打球,不小心球掉下了山,只能背上粮食去捡”

  33岁的鲁健,鼻梁笔直,大眼睛双眼皮,五官有少数民族特有的立体感,整齐的平头清爽又帅气,一件灰色的毛呢休闲西服,显出老板的气派。

  15年前,他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呷古村第一批外出打工者之一。那时他刚18岁,正是普通大城市孩子高中毕业的年龄。但鲁健已经当了三年兵,刚刚退伍回家。看着家里的哥哥、嫂子和母亲三个劳动力完全可以支持家里的活计,他便跟着老乡辗转于北京、天津、青岛等地,在建筑工地做搬运工。

  当兵的经历使鲁健具有一般彝族人不具备的语言能力,再加上他热情、开朗的天性,他很容易地融入了新生活。他很快就发现,工地需要大量工人,也有老板问他能不能带些工人出来。于是,在有了一些积累后,鲁健自己做起了彝族工头。

  2013年11月,是彝族传统新年,鲁健已经两年没有回到家乡呷古村了。今年,他带了80万元现金(装在行李箱里)回来,给工人们发了60万元,打算用剩下的钱重建老家的房子。

  这里是大凉山地区200万彝族人3700多个集中居住的村落之一。村子就像是散落在高山顶上的鹰巢,距离最近的县城木里县,约有70公里的山路,开车也要走3个小时,距离自治州首府西昌,还有254公里,其中包括7个小时的盘山公路,翻越三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但鲁健说,这已经比以前好多了,2004年以前,唯一通向外面的、为附近水电站修建的山路还没有建成,仅从村里到县城,人走马驮,就要整整三天三夜。

  即便在呷古村里,住户也极为分散。每家人都选择居住在可供耕种的土地附近,最终导致家家户户之间的距离少则几里,多则十几里路。鲁甲家住在山顶,鲁海英住在半山腰,想要串门聊会儿天,先要付出至少两个小时的脚程。村里人常讲一个笑话:如果在操场打球,不小心球掉下了山,只能背上粮食去捡。

  村里大多数房屋就地取材,用松树搭建而成“木摞子”(木屋之意)。不过,鲁健家仿佛是一堆积木中的皇宫:房顶铺着红色琉璃瓦,漆着清油的崭新木料亮堂,选料和工艺也十分讲究,木料笔直、粗细相当,垒出的墙壁便紧凑密实,不像别人家,墙壁上布满了裂缝。

  鲁健一点儿也不避讳,这是靠带本村人外出打工换取的财富。但呷古村人对鲁健一家都极为敬重。鲁甲的父亲一直称赞鲁健:“人品很好,很能干,在外面还能把孩子管得很好,孩子跟着他,放心!”

  因此,只要一听说鲁健回来了,有外出打工想法的人便纷纷上门去找他。鲁健不需要贴告示,只要坐在家里等着,就可以凑上三四十人的打工队伍。早些年,有的人家为了孩子出去打工,还要提着酒和腊肉上门拉关系。

  鲁健此前带工人去过青岛、天津、北京等很多地方,不过,今年他打算带人南下去广东东莞。在那儿,他认识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老板,后者凭着早前闯荡珠三角积累的资源,已成为当地最大的彝族包工头。

  鲁健并不讳言,这些出去打工的彝族人中,刚刚离开学校或者中途辍学的人数占很大部分。“没钱供读书,不出来怎么办?只能我多操点心。”他语气一转,“出来打工也可以让他们见见世面,了解一些先进的东西,至少普通话能得到锻炼。”

  事实上,当地工厂并不是特别欢迎彝族工人。认为这些从深山中出来的打工者“不好管理”“喜欢喝酒、打架”“容易抱团”等。这也使得鲁健等工头的存在成为某种缓冲。更重要的是,彝族人集体出来打工的时节,刚好是年底年初,内地中原地区打工者大部分都返乡过春节,数十人集体入职,可以瞬间顺利解决工厂面临的短期用工荒。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