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土地调控配套措施制定中 出让金使用向三农倾斜

2006年09月19日 09:03

    据统计,1992年至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达1万多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达9100多亿元,扣除成本后的纯收入约有四分之一。图为上海郊区的一个活动场所。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9月19日电 土地调控的具体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相关部门将对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作出进一步的制度规定。18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为落实日前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国土资源部正在与财政部等部门一起研究制定有关配套文件,其中之一则是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管理。据透露,土地出让金收入在被纳入预算管理的大前提下,其使用将向“三农”倾斜。

  据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司长赖文生介绍,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5800多亿元,净收入2100多亿元,而全国财政收入是3.16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6万亿元。尽管土地出让收入的统计口径还不完善,但毫无疑问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各项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上一些地方管理不规范,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建设,成为政府投资的重要来源。

  赖文生指出,正是针对这些问题,《通知》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土地出让收入的用途,如保证农民征地补偿足额到位,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保证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有保障。对解决社保费用不足的问题,明确提出“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通知》还规定“土地出让总价款必须首先按规定足额安排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以及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要资金的不足,其余资金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土地收益向“三农”倾斜的原则。

  土地收益向“三农”倾斜的前提则是对土地出让收入的预算化管理。赖文生认为,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缴入地方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意味着市、县政府不能再随意地支配和使用土地出让收入。有了这项规定,以前存在的土地出让收入“体外循环”、资金使用缺乏监督的问题得到遏止,也使征地补偿支出的足额到位有了政府预算的保证,有利于各项规定的支出得到落实。

  赖文生表示,当前土地管理存在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通知》的核心在于从机制入手,对土地收益进行调整,重在建立起一种更为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这种利益机制,要着重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城市与农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于祥明)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