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过高房价威胁中国经济 房产调控重在打压投机

2006年05月15日 09:31

2006年将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15日电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周六(1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宏观经济是否过热——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形势讨论会”上,众多专家学者针对中国当前应否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性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如何调控等经济热点问题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在讨论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过高的房价将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为此,政府应采取打击房地产投机活动等调控措施。

  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徐滇庆认为,目前房地产价格迅速上升不是简单的市场机制造成的,反映出政府过度干预而造成的竞争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政府不应盲目地发布相关政策,而应对症下药区别对待。也就是说,“国家要打击的应该是易于导致泡沫经济的房地产投机活动,而不是正常的需求。”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王小广表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有泡沫化倾向,而由此造成的影响被严重低估了。王小广强调,“房地产不能作为支柱产业,它具有公共属性,不能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他认为必须采取强劲的调控措施来控制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立群研究员提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开征物业税等,把一部分投机型的需求控制住。”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李稻葵教授提出,在房地产供给方面要适当地放松,但并不是完全地放松;在房地产需求方面,要严格控制,尤其是短期需求。李稻葵认为控制短期需求,就是控制了投机型需求。(卢晓平 施晓晓)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