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许多地方房价一涨再涨 职能部门发出调控信号

2006年05月16日 10:06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4月19日透露,今年仍将继续2005年的政策趋势。陈淮预计今年国务院依然将继续重点调控房价,相比于2005年以调整楼市结构为第一要务,今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可能更为直接。 作者:井韦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进入5月,以稳定房价为目的的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已实施一年。去年的宏观调控在5月11日进入高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后被媒体称为“七部委新政”。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房地产要面临新一轮的调控”的猜测顿时风生水起。

  房价上涨:购房者心理恐慌

  小郑在北京某媒体工作,前几年一直租房子住。去年宏观调控开始前,小郑有了买房子的念头——“房价一直会涨,再不买还会贵”,类似说法不断催迫着他。可是不久调控开始,小郑满心希望地开始观望。

  “现在想起来真后悔”,北京房价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慢下来,在等待中,小郑眼看着自己留意的几处房子价格一路飞涨。特别是进入今年以来,东四环外的某楼盘去年底开盘时均价7400元,今年4月已经猛涨至8500元以上;东五环外的一楼盘2月时均价5000元,3个月后已是5600元。

  小郑的感受得到了官方数据的印证: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房价涨幅接近20%;北京市建委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房价同比涨幅14.8%。

  “房价像是绑在了火箭上,但就这样想买到一套房子也不容易”,小郑感到很奇怪。东四环外的那处楼盘最近新开卖一栋楼,但售楼小姐告诉小郑:“小户型早就被关系户内定了,你根本买不到”。

  “开盘当日出现抢购狂潮”、“开盘前日上百人连夜排队等候”……房产商对外透露的信息中,价格不菲的房子竟成了奇货可居的稀有商品。

  “想起房子的事就开心不起来,这大概就是大家形容的‘购房恐慌症’吧。”失望的小郑苦笑着说。

  上涨主因:政商观点相左

  对于北京房价,房地产开发商似乎与普通购房者有着不同的判断。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说,消费者之所以反映北京房价高涨,是因为有些媒体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有问题,北京房价上涨幅度远没有传说中的可怕。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7.6%,与北京市建委数据差距较大。

  任志强认为,在一个长周期内,房价稳步上涨是正常现象,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原材料的涨价、土地增值都会促进房价上涨。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则承认房价涨速过快。

  4月18日,北京海淀温泉镇中心区拍出11.5亿元这一让业界震动的高价,该地块楼面地价接近每平方米4900元,而此前天价拿地的结果都是楼盘价格远远高出同区域楼盘均价。“北京地皮越来越少,二环以内不批地了,开发商拿地实行‘招拍挂’,地价越来越贵,房价自然就高。”开发商将房价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指向土地等开发成本的价格上涨。

  对“地价上涨带动房价上涨”之说,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维给予驳斥:根据国内32个主要城市的数据来看,地价因素只占商品房成本的23%,土地占地产商开发项目成本的比重并不大,土地价格的上涨对房价的影响不大。

  加强监管:职能部门发出调控信号

  尽管有关房地产的种种争论还在继续,但这并不影响政府相关部门有所动作。

  5月8日,央行宣布,上调各档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8个百分点,此前,央行已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

  对于新房供求紧张现状,在北京市建委看来,除了供应结构的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产商人为制造“紧张”所致,不少房产商利用各种手法隐瞒空置率等实情而急抬房价,已经引起了主管部门的愤怒。近日,北京市建委宣布,今后“可售商品房统计”都可在各区县交易中心查询,这意味着开发商再也无法隐瞒商品房现实的销售情况。

  5月10日,北京市建委下发关于加强商品房交易市场动态监管的通知,如果开发商虚拟买卖合同,囤积房源,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信息,欺骗购房人抢购等,15日内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合格,将至少1个月内不能卖房。同时,市建委对目前房屋交易市场上53种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公示,一旦发现这些行为,将进行严查。

  “近期各大职能部门的一系列动作,实际上只是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一个信号,一个前奏,真正大规模的宏观调控在我看来还没有开始。”国华置业总经理房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殷新宇)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