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迎"关口战" "十二五"点明战略路线(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经济转型迎"关口战" "十二五"点明战略路线(3)

2010年10月22日 13:02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民生指数的构建,是为了实现衡量人民基本福祉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评价、引导各级政府围绕改进人民福祉开展工作。”民生指数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绍杰博士说。该指标的建立也成为全国人大财经委15个“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报告之一。

  消费主导型增长

  “十二五”规划中,消费将被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这意味着,在GDP指标放缓的同时,消费率即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明显提高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刘琳

  在中国经济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4万亿财政刺激的强力拉动以及地方政府大兴土木的投资热潮后,如何从中长期减轻经济增长的出口依赖症和投资发热症,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性需求,使得居民消费这块蛋糕的增长在未来五年颇有令人想象的空间。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拟定中的“十二五”规划,考虑首次把居民消费率纳入指标体系中。

  “做大消费蛋糕的最大挑战来自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这是参与制定及建议“十二五”规划的政府官员与专家传递给《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共识。

  促进消费对国人而言并不是新鲜词汇,“十一五”期间便已提上日程,并定位为与投资平起平坐的经济撬动杠杆。但“量的增长容易保证,质的调整却困难重重”,这成为“十一五”期间投资与消费目标的执行现状。

  消费主导型路线凸显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思路,将会浮出水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分析认为。

  促进消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纲要曾指出,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是“十一五”期间对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角色定位。

  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何志成认为,“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很容易延续过去依靠外需和投资的老模式。”

  “虽然中国居民的消费总量在持续增长,但多年来消费率却在持续下降。”刘元春表示,这一指标已从1978年的62.1%下降到2008年的48.6%,平均每年下滑0.44个百分点。由于政府消费一直保持平稳,这一数据意味着——更能真实反映民众消费能力的居民消费率,下降更为严重,已从1978年的48.4%下降到2008年的35.3%,缩水幅度接近30%。2009年中国投资率上升到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消费率则下降到最低水平。

  未来五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定位将更加明确。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首次居首。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十二五”规划将考虑把居民消费率设置为未来五年经济工作的预期性指标,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对此,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记者表示,居民消费率在“十二五”期间的最低要求,应该是“回归历史,也就是最起码达到1995年以前大约45%的水平。”

  治本之策

  “十一五”期间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多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尚未触及导致消费率低迷的内核。

  “一谈到消费上不去,人们总爱说中国人没钱。实际上,这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失调,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带来的后果。”何志成说。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为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的边际消费率平均为70%,也就是收入每多增加10元,城市居民平均将消费7元。这一指标在农村居民中为80%。而在中国10%的最低收入者中,边际消费率则高达90%。但在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中,边际消费率不定,表现出很大的个体波动。“这意味着,中国消费率稳定在低位的主要原因,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李迅雷说。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