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制造为世界“打零工” 中国品牌“不值钱”(5)

2010年11月22日 09: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终,这些调查都以燕加隆的胜诉而告终,为我国民族品牌的异域征战写下了骄傲的篇章,但面对一次次疯狂剿杀,我们愈发感受到自主品牌成长的艰辛。”燕加隆总经理何贻信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自主品牌从沉睡到觉醒、曲折前进的30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曾焦虑地指出。

  在遭遇了进军欧洲市场的迎头一击后,海尔在欧洲打出了“比当地品牌更本土化”的口号,先是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冰箱工厂,继而在欧洲形成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如今的海尔已成为欧洲传统品牌最难对付的竞争者。

  品牌的力量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世界。

  半年前,一家曾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金融危机下苦苦挣扎的美国沃尔沃———这是一个一直以来被西方企业一统天下的领域。

  “我去请示的时候,连审批的人也说,这个很难,你就别搞了,肯定是失败的。我说,行,我要试试看,你就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如果说真的失败了,我也心甘情愿。”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

  自从踏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中国的自主品牌一次次从失败和挫折中昂扬奋起,从来不甘示弱。

  但必须看到,品牌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没有哪个知名品牌不是靠不懈的努力铸就,没有哪个品牌强国是从一开始就有了世界性大品牌。

  西方的工业化进程已有300多年,但直到19世纪才有品牌萌芽;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并没有知名的品牌,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打造出首个国际品牌。中国,用30多年走完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品牌之路更加短暂。

  “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更有助于我们增强奋起直追的信心。”张孝德说。

  希望

  中国被品牌的力量改变,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品牌书写新的含义。在这片不断释放活力的土地上,品牌的传奇不断上演,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在iphone4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里,一款针锋相对的“乐Phone”品牌在北京高调推出:年内销出100万部。发起这场挑战的是柳传志和他的联想集团。

  35种!“乐phone”针对中国人的本土设计达35种;5200个!“联想+联通”的销售渠道多达5200个;8.33亿!到今年9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8.33亿;……

  “如果卖不过iPhone,就是我们的失败。”柳传志坚定的语气里闪耀着超越的希望:“我们的优势其实就是一条:这是在中国!”

  不仅联想,品牌的力量同样成就着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动人的梦想。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