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电分析福岛核电站现“辐射鱼”原因:海底可能已被污染

分享到:

东电分析福岛核电站现“辐射鱼”原因:海底可能已被污染

2023年07月11日 17: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近日,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许氏平鲉鱼放射性元素铯含量超标180倍一事,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相关海域的海底可能已被污染,将全力调查原因。

  据报道,这条许氏平鲉鱼在5月被捕获,身长约30厘米,体内的放射性元素铯含量达每千克1.8万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所规定标准的180倍。

    资料图:福岛第一核电站。
    资料图:福岛第一核电站。

  报道称,其捕获的位置,正好位于含有高浓度铯的核废水排放区域,此前该水域也曾发现过辐射值超标的鱼类。

  东电介绍,在福岛核电站10公里范围内,并没有捕鱼行动,东电还专门设置了防鱼网。至于此次捕获到“辐射鱼”的原因,东电认为可能与核电站内的排水沟有关。

  据介绍,这条排水沟此前是直接连通外海,但因发生了多起与核电站建筑有过接触的雨水经此流入外海的事故,所以东电在2015年将该排水沟的出口,改建到福岛核电站的防波堤内,这可能导致海底附近的核辐射浓度变高,从而使得附近鱼类被污染。

  东电表示,除了继续对海水进行调查,还将采取用混凝土浇筑海底、使用强度更高的防鱼网封闭限制区域等方式,防止附近鱼类被辐射。

【编辑:何路曼】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