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区重建面临更大挑战 心理援助仅覆盖10%(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地震灾区重建面临更大挑战 心理援助仅覆盖10%(4)
2009年05月13日 02:54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1+1》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主持人:

  今天我们关注的是灾区的灾后重建,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主持人:

  在经过周年之后的重建,灾区面对的是更大的挑战,今天我们就关注一下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是国内媒体报道的关键词。

  《南方窗》刊登专题“两千万人的生活重建”。文中提到:重建工作更需要爱心的持续与观念的更新,在物质获得快速修复的同时,社会重建中的软件要素正常生活所需要的软性力量反倒更值得人们关注。

  《南方人物周刊》刊登专题“生于‘5.12’”,文中说,重建的不仅有制度与建筑,还有人心与家庭,结婚、离婚,再生育,流产、夭折,灾难过后,重新憧憬和建设未来的生活,是灾区民众普遍的心愿。

  《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专题,“另一种重建”,地震灾区司法生态一年间,文中说,灾后重建也是离不开法的精神和法的支撑的重建。大量的民事关系、银行存款、财产继承、合同履行等急需通过法律程序依法予以确定。

  《新京报》刊登专题“问川”,文章从16个方面对灾区重建问题进行再思考,例如特困户重建的难题,实地农民的出路,捐建学校超豪华建设,伤员的残障康复问题等,今天,国外一些媒体也把目光投向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美国《基督教科学真言报》到,中国正在从废墟中建立公民社会,地震增强了人们的公民社会意识,社会对于地震灾区的热情已经变得更加理智了。

  《澳大利亚人报》发表评论说,地震使中国向外界展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敦促人们在灾难面前保持团结和慷慨大方,锻造新的中国同情心社会。

  今天,网友也纷纷发帖表达对于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和感怀,网友廖保平发表文章说,不要把灾难变成被消费的悲情,对生命的态度决定着一个社会文明的高度。对地震灾区的关注不应该止于周年纪念日,而是持续的关注。

  主持人:

  好,我们来连线一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心理援助北川工作站站长史占彪,史站长,你好。

  史占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

  董倩,你好。

  主持人:

  你们已经在灾区工作一年了,根据这一年的工作经验,你们觉得这个灾区的心理重建最难的是什么?

【编辑:魏恒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