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八名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中国维和人员(图)(8)——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追忆八名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中国维和人员(图)(8)
2010年01月19日 08:51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和志虹,女,纳西族,1975年3月生,云南丽江人,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政治教导员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和志虹:不让须眉的“纳西警花”

  35岁的和志虹,谦虚、真诚,但在海地,她给队友的最深印象是坚强。在同事眼里,她是不让须眉的“纳西警花”。

  2007年11月28日,和志虹作为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先遣队员赶赴海地任务区,并担任联络官兼女兵小队队长、党总支委员。当时,孩子才1岁多,可她硬是说服亲人,毅然踏上了维和征程。

  “到达任务区后,我们就要争分夺秒了解联海团组织框架、运作方式等,尽快适应新环境,熟悉新情况,为大部队抵达海地顺利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出发时,和志虹对战友们说。

  炎炎烈日下,她带领全体女队员身着防弹衣、头盔等25公斤重的相关装具,与男队员一道摸爬滚打,汗水一遍遍打湿了衣裳,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也毫无怨言。战友杨洋说:“中国防暴队营区驻扎在联合国对海地安全评估报告中危险程度最高的区域——红色警戒区域内,营区周围经常有激烈的枪声,流弹时常打到我们营区的房顶上,很多非法武装分子还曾偷袭营区,和志虹一次次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在队友的眼里,和志虹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每次值勤,都得穿上15公斤重的防弹衣。“捂得人满身痱子!”她幽默地说。当问她那么危险,有没有怕过时,她莞尔一笑:“在海地的半年,我的心态一直很好,没有过分紧张和担心。”

  和志虹还发挥自己的英语特长,当好联络官、翻译和“形象大使”,与任务区42个国家的维和人员,以及防暴队、维和部队的官兵进行互访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战地友谊。与此同时,和志虹还承担起汉语教学任务。每到周末,常有海地学生来中国防暴队营地向她请教汉语。

  “于历史长河,我也许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执着,追寻生命的浪花;于苍穹社会,我也许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现生命的绿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和志虹维和日记中的话语,掷地有声,耐人寻味。(姜兴华 范玉泉 谢丽勋)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