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华文摘》文章:代表中的“代表”

2006年05月11日 16:54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全国“两会”十大言者

  文/马昌博 吴娟

  阳春3月,全国“两会”隆重召开。

  数千代表、委员们济济一堂,参政议政,有何创举,有何高见?

  本报选取了其中的10位,他们在“两会”上的表现,可圈可点——有的发言精彩,有的议案精到,有的率直勇敢,有的委婉理性……堪称代表中的“代表”。

  我们相信,只有这样的“言者”越来越多,“两会”的问政之声才会越来越响,大政方针才能越来越贴近普罗大众,民主制度才能越来越根深叶茂。

  钟南山:医生“质询”药监局

  3月4日,钟南山委员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发言,第一句话是:“药监局的领导来了没有?”面对应声而答的国家药监局的一位副局长,他说:“我要问一问,现在药品名称这么多,我临床45年,有的药我都叫不出名字,这么多新药是怎么出来的。”

  钟南山随后说同一种药能有十几到几十个名字,往往是一个药品换个“行头”改个名,摇身一变成新药,“身价”就立刻飙升。

  “我就想不明白,这些批号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这位著名的医生认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多种,药监局也有责任。

  钟南山一句质问引来一片舆论——“钟南山委员这样面对面地、毫不留情地对相关官员进行痛快淋漓的质问,不由得让人击节赞赏:问得好!”

  纪宝成:人大校长“喊话”北大清华

  3月6日,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纪宝成说,国家长期只支持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这不是国民待遇政策,和国家的整个改革进程是不一致的。”他认为,“到了该反省这种做法的时候了。”

  纪宝成说,要从政策制定上保护各个学校的积极性,特殊情况下可以倾斜,但是这种政策上的倾斜不能制度化。

  纪校长此言一出,顿成焦点,并引起诸多共鸣。有评论说,“名校显然只能满足少数人的教育、求学要求,而且要以占用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代价。” “如果再把公共资源向这些名校倾斜,所引起的不公平就更严重了。”

  面对“兄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满,北大校长许智宏则对记者笑言,国家重点支持北大、清华发展是出于“战略考虑”。因为“北大和清华承担着国家大量的科研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况且,分层次发展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看来,资源分配的状况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必须考虑的。

  邓明义:人大代表进谏人大

  3月10日,来自广东的人大代表邓明义直接批评人大对代表建议答复有承诺不落实现象,此话一出,赢得全场掌声一片。

  她说自己去年提出了《关于改进人大和“一府两院”发送资料文件方式的建议》。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答复中明确表示,明年大会前,将征询代表的意见,并汇总代表对纸质文件的需求情况,据此为代表提供电子文档或纸质文件。

  “但是,今年的人大会议已经召开几天了,既没收到答复中承诺的‘征询代表意见’,也没收到‘一府两院’的答复。”邓明义说,“希望人大和相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对代表建议答复的时效性和落实跟进。”

  这位身为工程师的人大代表还在自己提交的建议最后写道,“特别期盼本建议能转交给温总理本人或其秘书审阅并回复。”她说,因为自己不希望建议最后由一些办公厅人员“敷衍”答复了事。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不仅敢于批评政府,还能对自己所属的全国人大提出批评,邓明义的“较真”精神非同一般,而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逐步完善,或许也正需要更多喜欢“较真”的人大代表。

  朱恩涛:警惕黑恶势力渗透

  作为公安部原部长助理、国际刑警组织名誉副主席,朱恩涛的话往往有轰动效应。之前他对媒体说,“肯定要抓回赖昌星”。3月11日,身为政协委员的他则提醒说,要警惕黑恶势力渗透政界。

  朱恩涛称,现阶段我国黑恶势力不仅仅有来自国内的,还有来自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有的人还有“红顶子”。“国内不少地区都有(境外黑恶势力渗透的情况),根儿扎得比较深,连根拔掉需要若干年。”而且,黑恶势力已不仅满足于普通的违法犯罪,开始向政界以及各个行业渗透。

  朱恩涛的一席话让人们陡生“无间道”真实版之感。无论是个别官员涉黑,还是黑恶势力向政界渗透,都容易改变权力的性质。朱恩涛身为政协委员,于“两会”之上提出警告,无疑振聋发聩。

  任玉岭:行政管理费25年增长87倍

  一则《关于党政机关带头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建议》成了今年“两会”的焦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提案说:“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

  这个由政协常委任玉岭提交的提案显示,中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4.71%上升到2003年的19.03%,比日、英、韩、法、美等国都要高,更让人瞩目的是,“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增长还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长23%。”

  任玉岭发现有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几千万元时是“吃饭财政”(够发工资和吃饭),当财政收入达几亿元时仍然是“吃饭财政”,许多百姓期待的事还是做不成。

  “由于行政管理经费增长缺乏规范和制约,导致许多地方的财政不管怎么增长,都有可能被吃净花光。”他说。有资料显示,仅仅2005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公车消费3000亿元,公款吃喝2000亿元,公款考察旅游1000亿元,三项合计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

  为了遏制行政管理费的不断飙升,把畸高的19.03%比重降下来,任玉岭在提案中提出十条建议,包括严控各级首长基金和首长批条经费;限制政府机关异地开会;大力减少官办论坛等等。

  洪可柱:个贷首付50%

  关于房地产业的争论在本次“两会”依然持续高温。其中最吸引大众目光的则是人大代表洪可柱所提议案,他建议部分地区提高个贷首付比例到50%,逐步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建设50-8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宅。

  他说,正是在“低比例首付”和“预售制度”的引导下,部分购房者投机钻营,而很多老百姓望房兴叹。因此要提高首付比例,打击炒房者,对购买多套住房用于投资及投机的,原则上不应实行按揭,或首付比例提高到70%以上。

  面对一些开发商“我为富谋,无暇穷顾”的种种言论,洪代表一番建议立即引舆论一片热议和支持。不管是否“意气之辞”,洪可柱代表能将现实深忧呈于庙堂之上,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由此引发更深广的讨论,作为人大代表可谓尽职尽责。

  徐源远:高考录取线全国统一

  3月5日,一名大学生在网上发布了名为《一名大学生对“两会”的期待》的帖子,希望本次“两会”代表能够反映高考制度的不合理。

  得知此事的徐源远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取证,根据网文及其他材料提交了建议,“建议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所有省市区纳入统考范围,录取时取消地域界限,按照分数高低统一录取。”

  徐源远代表说,部属高校为国家所有,招生时应遵循各地平等的原则,但“在其他省只能上一般本科的分数,在北京竟能被北大、清华录取。”她同时建议取消保送生、特长生和定向生的名额,取消高校的机动名额和点招资格。

  吴敬琏:“两会”之“怒”

  在3月8日下午的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会上,身为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全国政协委员吴敬琏说,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都没有经过认真讨论。接着吴敬琏提到郎咸平。他说,我不是赞成用行政压制讨论,但不能用造谣、煽动弱势群体的这种办法来讨论,如果用这种办法,就是“捣糨糊”,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有的时候不一定是有心,但结果往往如此。

  “改革开放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的战略措施,现在改革碰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反对,有人要否定改革,去年10月反改革的声音达到高潮,我认为这个是值得气愤的。”

  吴敬琏的一番表态随后被各财经媒体重点标出,联系到最近纷繁的改革争论,身为政协委员的吴敬琏在“两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自是理所当然。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在改革这种重大问题上,理应通过积极的方式,形成改革共识。

  周生贤:我争取不辞职

  3月11日,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三部委就“建设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举行发布会。会议全程仅90分钟,记者提问7次,周生贤的“点击率”达4次,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直至记者询问其会不会被问责、解职。

  面对境内外记者的集中“炮轰”,这位履新不过三个月的正部级官员说,“首先感谢你对我前途的关心。我也表个态,我争取不辞职。”

  此前的3月8日,周生贤说有些地方“发展就是燃烧”,“烧干了资源,留下了污染,产生了GDP。”

  这个学过哲学、爱写诗、“容易激动和感动”的局长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这样的转变,谈何容易。这是蝉蜕时期的痛苦和希望。”他说,“但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发生了事件也不会追究到环保部门的头上。”

  范谊:5次投诉属实,开除!

  如何监督官员成为本次“两会”的又一热点。人大代表范谊便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建立公务员投诉查处制度的建议》的议案。

  该议案建议,公务员如果遭遇五次属实投诉就应被开除,范谊为此还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包括第一次给予纪律或行政处分;第二次给予工资降级处分,直至行政降级、开除公职等。

  身为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的范谊说,自己不久前去了一次新加坡,发现那里教师被投诉后的处分“相当严格”。由此产生将此引入公务员管理的想法。

  按照他的观点,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总体上还是一种公务员内部考核,没有充分的社会监督和参与机制。而引入公民或法人投诉惩罚制度,“把公务员的评价和任用权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之下,一定可以建立起有利于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导向。”

  建立一个消除“庸官”的合理制度,改变公务员“能进不能出”的现状,是公众所热切期盼的。范谊代表在“两会”上郑重提议,当属代表民意之举。

  (摘自《南方周末》)

 
编辑:王忠海】
:::相 关 报 道:::
·《中华文摘》文章:靓汤滋补爱情
·《中华文摘》文章:女性着装的TPO原则
·《中华文摘》文章:“421”家庭迎面而来
·《中华文摘》文章:科学未解之谜
·《中华文摘》文章:富豪成了“弱势群体”?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