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人与自然争水:一场双输的战争(4)

2010年11月24日 11:1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年来,减碳、固碳逐渐被各界所关注。“事实上,水体的绿色植物和藻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生成的有机物质贮存在自身组织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说,泥炭沼泽累积并贮存大量的碳作为土壤有机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固定并持有碳的作用,因此水生态系统对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具有巨大的缓冲作用。

  此外,水生态系统对稳定区域气候、调节局部气候有显著作用,能够提高湿度、诱发降雨,对温度、降水和气流产生影响,可以缓冲极端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历史上,我国的水生态系统功能完善,调节缓冲弹性极大,在多次全球性灾难和群体性生物灭绝中,庇护了大批发源于远古时代的珍惜物种,包括大熊猫、水杉等。”王浩说,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我国自然水生态系统完整性遭到深度破坏,出现规模萎缩,结构单一,质量下降,整体功能下降的深度异化,生物多样性在一些人类活动密集区几近消失。

  在分析中国水系统及其自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的原因时,王浩指出,除了自然水文波动、全球气候变化以外,主要的原因是人为的:

  经济社会取耗水量快速增长,挤占生态和环境用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统计显示,解放初期全国供水量约为1000亿立方米,到1980年增长至4000亿立方米,其间主要是农业用水增长;到2008年全国的供水量已经超过5900亿立方米,其间主要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增长。河道外取用水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减少,特别是北方地区,甚至最基本的生态用水也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水生态系统退化。

  土地利用的变化,也导致了自然水生态系统空间萎缩。围垦造田、围湖造地后,一些天然湖泊、湿地和沼泽被农田、建设用地取代,造成水生态系统空间压缩或是形态破碎化,造成水系统及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据调查,中国所发生萎缩的湖泊中,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原因减少的湖泊面积约占萎缩总面积的2/3。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的入河排污量已经超出了水环境容量。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监测,2008年中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污水排放量达到758亿吨,许多地区入河排污量严重超过其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体环境污染,水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退化。比如太湖流域多年平均产水量177亿立方米,而2005年取用水量却高达355亿立方米,居民生活和二、三产业废污水排放量超过60亿立方米,污染物排放量超出了水环境承载能力,导致水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劣变。

  王浩还特别指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带来了不利的生态环境影响。据项目组统计,目前我国建有水库8.6万多座,总库容近7000亿立方米,建成各类水闸4.4万座,水电装机容量超过1.7亿千瓦。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