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我国能源安全的症结其实是技术问题(3)

2010年12月01日 10:3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锅炉协会的统计,2002年全国持有许可证的各级锅炉制造企业1121家,生产工业及民用的各型锅炉12.8万台。我国目前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都来自于燃煤。如果全部采用陕西的这项燃煤技术,每年就可以少排放二氧化硫500多万吨,这相当于全国排放量减少了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协同国家六部委专家,在陕西宝鸡采用这项技术的燃煤锅炉现场看到:千百年来,燃煤飘向空中的烟尘,大都在这种锅炉系统中燃烧殆尽。即使在这种锅炉的出汽口挂上白衬衣,几个小时后仍然无焦无灰。可以说,采用这种突破性技术,公认污染大的煤炭,也会变成洁净能源。

  试想,如果我国能够仿效发达国家的做法,运用国家力量推广这种技术,全部改用这种锅炉系统,使占我国能源70%的煤炭都实现了无害化燃烧,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和消费安全必将会得到双重保证,我们这个煤炭大国的节能减排任务将不再那么沉重。

  第二,这项技术使燃煤锅炉的热效率高达88.4%,远远超出目前所有的燃煤锅炉,可节约煤炭3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我国每年煤炭消费加上进口总量为30亿吨,其中工业锅炉最少消耗煤炭6亿多吨。如果这项技术能在全国推广落实,哪怕仅仅在工业锅炉这一块推广落实,就可以每年节约煤炭1.8亿吨。按每吨燃煤排放2.45吨二氧化碳的标准计算,就可少排放二氧化碳4.4亿吨。普通锅炉的出烟口温度高达180℃,采用这种技术的锅炉一无烟囱二无烟尾,出汽口温度仅在60℃以下,排出热量降低了二倍。既节约煤炭又超低排热。

  第三,能源利用面广。海浪高效节能微排放燃煤技术适应面宽,通过内控参数的调整,可以使大烟煤、高硫煤、低硫煤等都做到充分燃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第四,运行成本低。在同样供暖效果前提下,采用这种技术的燃煤锅炉,运行费用仅是天然气锅炉的1/3、电锅炉的1/6。目前,经我国西部40多个示范点实际使用,性能稳定,效果十分喜人。如在全国推广开来,仅取暖费一项,每年就可节省110多亿元。如果将这项技术全面运用到全国成千上万的供热中心,对现有锅炉进行彻底改造之后,其所产生的节能减排效果更是不可估量。

  这一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问世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环保部等6部委专家,于2007年底组成课题组,赴陕西宝鸡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专题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发送有关领导和部门;陕西省、宝鸡市有关领导和部门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协助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然而,三年过去了,这项重大发明在产业化、规模化上还有很大距离,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尤其是人们对这项技术在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战略意义还认识不足,宣传推广滞后。

  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中,一项突破性技术撬动某一方面全局的案例比比皆是。国家应该洞察先机,及时给以强力扶持。我国的能源研发创新能力本来就弱,对创新成果特别是关乎全局的突破性技术成果的扶持仍需加大,在探讨破解我国能源安全症结的时候,更有必要强调这一点。

  回溯历史,放眼世界,凡是对国家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的科技成果,大多得到了国家的超常规支持。对于重要的技术发明者给予扶持和优惠措施,始于15世纪末的欧洲。而到上个世纪中叶,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了财税支持、国家推广、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来扶持突破性创新成果;就连一些研发投资较弱的国家,如印度、巴西、墨西哥、波兰等,也对重要的技术发明采取了国家激励手段。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运用政府采购的手段来支持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已成为世界各国较为通行的做法。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安全局面,对于能够撬动全局的创新技术成果,诸如海浪高效节能微排放燃煤技术,如果任由它在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浮沉碰撞,自生自灭,那就只能延缓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贻误节能减排的大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共识:现阶段,我国能源供应的安全,不能单靠增加石油、天然气等数量较少的清洁能源来保证,仍应以煤炭为主体;我国能源的无害化,也就是确保能源消费的安全性,必须以开发煤炭洁净燃烧技术为主要突破口;实现我国主能源煤炭的节能减排,必须依靠突破性的煤炭洁净燃烧技术,并从战略的高度给予扶持,依靠国家机器的力量进行推广,才能收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双赢效果。

  总之一句话:解决中国能源安全症结的关键,在于国家对煤炭洁净燃烧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推广。

■张勤福 卢愚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