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赴赣南红色教育基地研学,让革命精神扎根于心

分享到:

大思政课|赴赣南红色教育基地研学,让革命精神扎根于心

2022年09月09日 15:35 来源:人民论坛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202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十年逐梦振兴,十年追赶跨越。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正奋力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察看村容村貌,为新时代老区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为切身感受苏区十年振兴发展变化,今年暑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赣“硒”望队在于都、瑞金、南康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一同追溯红色记忆,探访乡村振兴。

  红耀赣南印初心,十年蝶变绽新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原中央苏区主体和核心区域,赣南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试验田,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实践队第一站就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队员们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和长征纪念馆内重温红色初心,为中央红军在敌人围追堵截的艰险情况下毅然渡河,踏上漫漫长征路的一往无前精神而振奋,为苏区百姓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前提下仍然无私支援中央红军的事迹而动容。棺材板作桥、一双绣花草鞋,一件件陈列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鲜活的历史故事向队员们阐释了为什么当年周恩来总理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之后,队员们来到何屋毛泽东同志旧居,了解毛泽东同志长征前夕在于都调研的故事。途中还偶遇一支由企业员工、大学生等组成的红色研学旅游团,这是于都县充分打好红色旅游品牌,发扬红色精神的缩影。如今的赣南大地上,一段段尘封的红色记忆被重新唤起,一处处红色景点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的课堂。红色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产业振兴富乡民,乡村面貌换新颜

  在于都梓山镇潭头村,村民孙观发总是乐呵呵地向上门参观的游客讲述他家的变化,2017年,孙观发所在的谭头村依靠富硒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村民们更是利用富硒果蔬打造特色农家乐,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实践队一行来到潭头村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副万亩大棚自动化作业,居民健身场所人声鼎沸的繁荣场景。走入于都县梓山的育苗大棚基地,映入眼前的是一翻现代化育苗场景,在自动化传送带上,稻谷种子从播种机中均匀撒落在育苗盆里,随后有机土壤覆盖一层,再由传送带运至大棚内进行自然育苗,整个育苗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水稻育苗种植,既减少了农民劳动的投入,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近年来,农村生活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村不仅有育苗大棚基地,还有农机合作社等集体产业,大幅度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潭头村村支部书记向实践队队员们自豪地介绍道。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入户走访,与村民们拉家常、听村民们讲述农村发展的故事,切身感受新时代农村的发展变化,在交流讨论中,队员们纷纷表示村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的领导,更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这十年,“新”潮涌动,“新”火燎原,富硒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更加澎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处处回响着赣南人民逐梦发展的铿锵足音。

  文化振兴强根基,革命精神入人心

  一棵棵古樟树见证岁月的沧桑,一座座老房子诉说动人故事,共和国摇篮瑞金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将多个革命遗址串成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体验革命“初心路”。此次实践队就走进了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观看革命事迹展,回顾那革命峥嵘岁月,缅怀伟人功绩,致敬革命先辈。在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时,队员王梦娇激动地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深受鼓舞和触动,对革命先辈由衷敬佩,也更加坚定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实践队员还深入到各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基地瞻仰,聆听红色回响,在“沉浸式”体验中汲取红色营养,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学习奋斗的源源动力。据实践队了解,赣南全市党员、中小学生都走出课堂、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研学,让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牢牢厚植于心,让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深深扎根于心,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代际相承。

  乡村治理树新风,精神文明显成效

  十年来,赣南老区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政治,努力在增进老区人民福祉上作示范。实践队来到南康家居小镇,“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观念”在小镇随处可见。“我们会通过讲道理、讲法律常识开展民生调节,处理乡村矛盾,现在我们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法治意识越来越高了,邻里间的纠纷也越来越少了。”小镇第一书记对实践队队员讲述道。此外,实践队队员还在乡间小道两边发现了很多分类垃圾桶,路面宽阔整洁,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乡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十年弹指一挥间,赣南乡村治理特色凸显优势。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的良好乡风乡貌成为老区人民的“幸福不动产”,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赣南老区正焕发出新的魅力。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乡村在党的领导下,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组织管理、乡村治理、生态建设和生活富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实践队长黄彩霞说:“行走在这一堂鲜活的思政大课中,我备受禆益。赣南革命老区红色印记始终清晰,十年振兴的风采让我感受到身为赣南儿女的骄傲与自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一堂思政大课中,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信仰,以心灵感应历史,队员们不再是课本前的旁观者,而成为赣南红色红化的参与者、讲述者与传播者。十年振兴路,砥砺再出发,赣南人民正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阔步前进。(作者: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彩霞 王梦娇)

【编辑:于晓】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