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湖南一炼铅厂旁数十村民铅中毒 企业受政府保护(3)
2007年03月19日 05:16 来源:新京报

  炼铅厂曾获当地“绿卡”

  去年纳税二百余万,该县负责人表示该企业“属历史问题”;记者调查发现仍有类似污染企业继续生产

  10来年时间,粗铅的价格涨了三倍,立新村的炼铅厂以低廉的生产方式,成长为这个省级贫困县举足轻重的企业。而立新村,也由山清水秀变成一片荒芜,至少数十位村民,身患铅毒之痛。

  “为什么10多年来一直没有关掉这个厂?”

  村民刘元香说,14年来县政府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厂的存在,不可能不知道铅的危害。

  对此,该县有关负责人称,立新村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复兴冶炼厂一年税收有两百多万,对茶陵县来说,彻底关掉这个厂“下了很大决心”。

  这位负责人称,该县已经没有类似的冶炼厂,“经济慢一点不要紧”。而记者随后在该县却找到另一家类似的炼铅厂,与立新村复兴冶炼厂相似的是,厂区周围同样草木枯萎、庄稼歉收,附近村民体力下降、病患增加。而据记者了解,这两家冶炼厂不但老板同为一人,而且同列该县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绿卡”保护。

  十余年污染工人不懂防护

  在复兴冶炼厂工厂报管员刘普兰看来,立新村污染的加剧和铅的价格紧密相关。

  1994年,复兴冶炼厂开始生产,原来是村办企业,因亏损严重,2000年由村民刘福生承包。

  据刘普兰回忆,1995年左右,一吨粗铅的价格是四五千元,到1998年左右,开始涨价,2000年左右突破一万元,而现在价钱是一万三千元左右一吨,“价钱越来越贵,工厂生产的肯定不停”。

  他说,产量高的时候,工厂一个月能产200吨左右的粗铅,产值数百万元。

  在工厂当过近10年熔炼工人的刘东苟说,工人最多时有一百多人,工作时全身防护,一年要排若干次铅,用输液吃药的方式,“当时只知道铅有害,不知道危害这么严重。”

  多名工人表示,从进厂工作到离开,厂方没有告诉过他们,这个工作的害处有多大,应该怎么防治,很多工人现在都落下病根,如全身无力,抵抗力下降等。

  在这里,每个工人每月可获得500元左右的工资。这些工人,除了农忙季节有几天假,平时没有休息日。因为待遇一般,又听说有毒,工人中只有5个人来自本村,其余都是临近乡村的。

  而立新村双车组每年能从冶炼厂拿到34000元的补偿。

  污染厂长当选政协委员

  对于村民指责当地政府和厂方漠视铅污染的说法,茶陵县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说,并不是政府不作为,环境部门每年都会检查,但检测结果有时超标,有时正常,超标时一般就是要求其整改,除尘室就是整改时增加的,原来什么都没有。

  “10多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爆发出来,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该工作人员称。

  因企业效益明显,炼铅厂法人代表刘福生成为该县党员“世纪风采”的成员,宣传材料介绍,在四年时间,复兴冶炼厂资产积累达到400多万元,累计总产值4000多万元,上交税收310多万元。刘福生曾被授予株洲市乡镇企业家称号,多次被评为县、乡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当选为县政协委员。

  章副县长说,这个厂一年的税收是两百多万,对茶陵县来说,彻底关掉这个厂还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这也是茶陵历史上的第一次。他说,茶陵是一个农业县,也是省级贫困县,经济总量在株洲市排倒数第一。

  章副县长说,随着沿海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污染企业转移到偏远的中西部地区,以前可能有“既然你穷就不要嫌”

  的心理,现在不会了,百姓的需求高了,上级政府的要求也高了,他认为,经济慢一点不要紧。

  但很多企业藏在山沟里,环保部门甚至当地干部都难以发现,章举例,曾经有三个炼铟的企业偷偷开在山里,被强行关闭,因担心这些老板偷偷生产,政府甚至用传单、电视广告方式号召村民阻止其生产。

  另一冶炼厂污染在继续

  3月16日,根据一份企业黄页,记者查询到,茶陵还有不少冶炼厂。

  记者随机挑选了一家名叫“尧水有色金属冶炼厂”进行暗访。

  从茶陵县城出发,颠簸的乡间砂石路,车行约一个多小时,拐进一个山口,眼前山头赫然变成黑色,光秃秃的,树木全无,只有一个个黑乎乎的树桩,冶炼厂卧在山坳,机器轰鸣,烟雾弥漫。

  从外面可以看到部分生产情况,一辆铲车在厂区搬运原料,数名工人穿着靴子戴着口罩在作业,多个车间冒出烟雾,两个露天的大池子也在冒烟雾。

  记者爬上工厂后面的山头,看见以这个工厂为中心,周围几座山头树木全没了,黑乎乎的。部分石头也是深色。

  一名过路的村民说,这是个炼铅厂,山头的树木都被熏死了,后来才被砍掉。

  离这个厂最近的是尧水乡玳溪村8组,该组一位刘姓村民说,这个厂开办五六年来,村里水稻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少,以前一亩地产一千斤左右,现在只有一两百斤,谷子都是瘪的,因为抽穗时烟雾吹过来,被毒死了。工厂每年给予村民补偿,一亩地他们只能拿到20元。

  他说,家里的家鸭如果吃了山上被烟熏过的草和菜,也会被毒死。靠近工厂的村民不少身体都不好,走路都没有力气,要扶着墙。听说这个炼铅厂有污染,让人闹肚子。

  他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家的井水很干净,现在烧水后底下有一层像盐一样的东西,不能喝,只能从另一个山头引水。

  两冶炼厂同享“绿卡”保护

  公开资料显示,尧水冶炼厂的法人代表刘永善,玳溪村人,企业系私营企业,2000年开工。

  茶陵县一份党建材料显示,刘永善也曾经在上文提到的复兴冶炼厂工作,后自己在此开厂,主营也是粗铅。2003年产值为2300万元。立新村多名村民称,刘永善和复兴冶炼厂的老板刘福生是合伙人。

  昨日下午,记者以供销商的名义致电该厂,一名男性工作人员表示,工厂老板已经不是刘永善,而是刘福生(被关闭的复兴冶炼厂老板),更换时间是2006年。

  他证实刘福生在立新村的工厂去年被关闭,他说,除尧水冶炼厂外,刘福生在该县平水乡还有一个冶炼厂,均为炼铅的工厂,每个厂每月产量约两三百吨。

  记者始终未能联系上刘福生。

  根据茶陵招商网资料显示,复兴冶炼厂和尧水冶炼厂均因在建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被列入该县2005年至2006年“绿卡”保护企业。

  根据该县政府规定,未经县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绿卡”保护企业不准扣车,不准检查、不准罚款,不准摊派。

  3月16日晚,章副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全县已经没有类似的炼铅厂了,只有一些贸易企业、生产和销售都在外面的企业。

  昨日,记者在电话中询问尧水冶炼厂和平水冶炼厂的状况,章副县长表示,他还不清楚是否有这些厂,待询问后回电。

  但至发稿时尚未回电。(李立强)

[上一页]  [1]  [2]  [3]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