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副主任:央企考核控制经营风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资委副主任:央企考核控制经营风险
2009年01月24日 15:2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24日电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撰文指出,要把避免盲目投资、减少资本占用、提高投资效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凡有新上项目,一律要有资本成本门槛,并以此作为考核投资效果的主要依据。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超过预期,造成的影响还未见底,中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涵重大机遇的一年。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保增长”目标,就要更加重视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中央企业稳健经营和科学发展。

  央企的“危”与“机”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中央企业准备足,下手早,行动快,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成绩。2008年,预计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700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0%左右,如果剔除两次自然灾害的影响及石化、发电企业等政策性亏损减利因素,实现利润总额在1万亿元左右,与2007年基本持平。

  2009年全球经济将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1月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下降0.7%,德国和法国将分别下降0.8%和0.5%,日本经济将下降0.2%。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萎缩,将使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价格下行的压力继续加大。

  从国内形势看,一些经济先行指标显示我国今年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金融危机的影响正从金融、外贸领域传导到其他实体经济,从东部沿海传导到中西部地区,从下游行业传导到上游行业,从制造业传导到消费领域。2008年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7.49%;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10月大幅下跌5.8个百分点;11月进出口出现7年来首次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

  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中央企业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水运企业运价指数出现暴跌,汽车消费需求增速持续下降,电网售电量增速持续回落,钢铁、有色、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旅游组接团人数骤减,预期今年中央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困难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一季度的困难将会更大一些。

  2009年,尽管金融危机给中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严重的影响,但有利于中央企业发展的因素也很多。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国内投资和消费的潜力很大,加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很强,经济发展有较大回旋余地。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仍将维持在8%左右。同时,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已经转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配套措施。这些都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中央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2003~2008年中央企业共实现利润3.9万亿元;2008年末中央企业货币资金为2.4万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了一倍;近几年又核销了3500多亿元坏账,计提了4000多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夯实了资产。同时,这几年中央企业在经营管理、投资决策、风险管控、治理结构、业绩考核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多数中央企业在资金实力、产品质量、市场声誉、成本价格等方面已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市场话语权和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这些都为中央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从中央企业所处的主要行业来看,也有不少有利因素。建筑、机车、重型设备、造船等行业合同充足,任务饱满,具备较快发展的市场条件;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将使冶金、汽车、造船、机械、电力等行业的成本压力逐步得到缓解;成品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及煤电联动机制逐步理顺,将使石油石化和火电企业的经营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国家扩大内需的相关措施直接有利于建筑、建材、冶金、机车等企业的发展;银行存贷款利率5次降低,将使中央企业的财务成本普遍得到下降。

  控制经营风险最为紧迫

  中央企业要把确保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保增长”中起到表率作用。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央企业要切实做到“五个不”:资金链条不断裂,经营业绩不萎缩,现有市场不丢失,新的发展机会不错过,发挥主导作用不打折。

  2009年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工作,要按照“调整优化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推动中央企业“保发展、提效益”。业绩考核要以控制资产负债水平、改善现金流量为抓手,努力降低经营风险,加快改善财务状况,确保企业稳健经营。

  一些中央企业近年来的扩张冲动较强,在超出自身能力的情况下,急于进行境内外项目投资和并购重组,债务负担迅速加重;一些企业存货和应收账款占用较多,现金流比较紧张;还有一些企业传统市场出现萎缩,新的市场开拓进展缓慢,业务转型任务艰巨。改善财务状况、控制经营风险是这些企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紧迫任务。

  业绩考核要引导企业加强风险防范。对资产负债率高、投资冲动强的企业,按照不同行业和不同标准,增加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考核指标,引导企业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有效降低负债水平;对资金紧张、集团控制力较弱的企业,适当增加现金流考核指标,引导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增强集团管控能力;对成本费用上升过快的企业,加大相关指标的考核力度,督促企业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

  强化管理是企业练好内功、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因此,业绩考核工作要引导企业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在加强“短板”管理上,针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管理难点,优化考核指标设计,并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短板”实施动态调整,引导企业持续改进管理。尤其是要引导企业强化成本管理,降本增效,确保在成本上有竞争优势。在推进对标管理上,按照标杆先进、同一行业同一尺度、循序渐进的原则,盯住出资人关注的关键绩效指标,找出差距,明确措施,在考核中严格落实。不管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什么变化,都要通过对标考核,引导中央企业努力保持国内同行业领先,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发挥业绩考核导向作用

  推进自主创新,是中央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源泉。多年来,中央企业取得了不少重要创新成果,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要求相比,中央企业在自主创新上还存在不少差距。因此,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引导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办法。

  一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中央企业科技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普遍偏低,发达国家大企业科技研发费用普遍超过销售收入的5%,而我国中央企业还不到2%。要区别情况和管理层级,分类、分层设置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引导企业结合实际,自觉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保证企业自主创新资金需求。

  二要引导企业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产出效益。企业不仅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技术集成能力,而且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研究、设计、生产紧密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讲求投资回报,做到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三要建立和完善针对科技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考核办法和薪酬制度。

  将经济增加值纳入业绩考核,是增强企业股东回报意识、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之举。国资委从2007年开始采用鼓励的形式,在部分中央企业试行经济增加值的考核。试行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的经济增加值都有了明显改善。从第三任期即2010年开始,国资委将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企业提高经济增加值水平,既要靠增加净利润,又要靠降低资本成本。在当前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市场投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尤其要把避免盲目投资、减少资本占用、提高投资效率作为提升价值的重点工作来抓。凡有新上项目,一律要有资本成本门槛,并以此作为考核投资效果的主要依据。企业还要对现有资产进行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对不创造价值的资产进行合理处置,对创造价值的业务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提高企业资产的价值创造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是中央企业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要求。业绩考核要主动适应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引导企业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要跟踪研究国际市场的变化,尤其要密切关注石油、矿产、有色金属、粮食等初级产品市场和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变化,分析对本企业的影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要应对金融危机,还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这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业绩考核将通过实施年度业绩考核,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降本增效,提高当期效益,实现平稳增长;通过加强任期业绩考核,引导企业及时解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强化资源储备、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和项目储备,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考核将以强化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绩效年薪挂钩。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