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经验伦敦失效 伦敦奥运商战"硝烟弥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北京奥运经验伦敦失效 伦敦奥运商战"硝烟弥漫"

2010年10月14日 09:28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1000亿元的商业投资,8万份商业合同,吸引着260家在伦敦的中国企业。

  9月23日,世界游泳纪录保持者马克•佛斯特为伦敦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场馆铺上第一批瓷砖。佛斯特手里的瓷砖未必是“中国制造”,但在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7月27日宣布伦敦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开始的地点——伦敦通往欧洲大陆的圣潘克勒斯国际火车站首家奥运商品旗舰店,很多商品都是“中国制造”。

  伦敦奥运会是赛场,也是商场。不同的是,商场比赛场要更早地展开角逐,而在无形的商战中,自然也少不了中国公司的影子。

  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商业投资总计达93亿英镑(1英镑约合10.6元人民币)。按照英方说法,这是自维多利亚时期后,投资英国的最佳时机。因为在这两年的奥运周期内,伦敦又将成为世界的中心,而这一曾经熟悉的光环从20世纪初就与伦敦渐行渐远。预计到2012年,伦敦的经济将增长800亿美元,增速高于纽约、巴黎或其他任何一个世界级大都会。根据计算,伦敦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四大城市。

  伦敦奥运会有多达8万份合同可供承包商分享。从建筑商到设备制造商,从餐饮企业到零售店,从广告商到媒体,形形色色的企业都有机会从巨大的体育金矿中挖出自己的金块。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的最大对象国就是英国,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投资流向伦敦。伦敦是中国企业进入欧盟的桥头堡,有超过260家来自中国的公司在此开展业务,其中不少就是瞄准奥运会的。

  在北京奥运会上,很多中国公司凭借天时地利人和首次体会到了奥运会的魅力所在,但4年后移师海外,这种成功能否被复制?

  奥运商场也与赛场一样现实,通过几轮角逐,有的中国企业已经成功拿到了晋身决赛的入场券,有的却被挡在圈外。

  就像在奥运的跑道上没有失败者一样,参与奥运竞标的中国企业无论如何都会有收获,只是多少而已。或许,伦敦之后,再过4年,在里约热内卢还能看到这批企业的身影。

  当北京奥运经验失效

  中国一家大型体育器材供应商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提供6大项目器材,零故障、零投诉、零伤亡,此次愿意免费向伦敦奥运会提供器材,免费提供运输、维护等服务,但伦敦奥组委不买账

  文/《财经国家周刊》驻伦敦记者 王亚宏

  “真是一言难尽啊!”释恒群的声音有些低沉,那时济南正在下雨。释恒群是国内一家大型体育器材供应商负责国际业务的总监,山东汉子。就在2010年6月底,在伦敦同奥组委相关人士交流时,他还是自信满满的。

  释恒群当时打算竞争为伦敦奥运会提供器材的机会,在这方面他有理由自信。在北京奥运会上,他所在的公司提供了体操、柔道、摔跤、跆拳道、拳击、田径等6大项目比赛器材,并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所有比赛中,这些体育器材创造了零故障、零投诉、零伤亡的优良成绩。不过,从目前来看,想要分享伦敦奥运蛋糕,光凭两年前的业绩还是不够的。

  难以进入奥运门槛

  释恒群的公司本来是冲着伦敦奥运的三个项目来的:摔跤、拳击和柔道。心想着即使拿不到商业合同,那么成为赞助商也行,只要能继续搭上奥运这班车,那么赔本赚吆喝也是值得的。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