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重启"引爆"资本项目话题 热钱或换"新衣"(6)——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汇改重启"引爆"资本项目话题 热钱或换"新衣"(6)

2010年08月09日 1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资本项目开放所必须具备的宏观环境配套,至少应该包括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不存在巨大经常项目赤字),财政的可持续性(不存在巨大财政赤字)、不存在显著的资产价格泡沫和过高通胀、金融体系稳定性具有可持续性、国际国内对该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信心十足。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资本的流动才是总体平稳的;或者即便国际资本流动有时出现明显波动,该国也能够承受。

  从目前来看,在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国内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前,资本项目可兑换可能很难完成。由此,我国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至少还需要5-10年时间。

  陈炳才:资本账户的开放路径既复杂,又简单。如果我们按照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理论来进行开放路径的选择,无论附加多少前提条件,那个路径都不可靠,实行完全可兑换风险巨大,时间遥远。而如果从币种入手,尤其是从人民币本身入手,这样的资本账户开放,没有什么风险,可以尽快推进。

  四、热钱或换 “新衣”

  上海证券报:由于资本项目存在一定管制,现阶段“热钱”主要通过经常项目流入,即易纲所称“披着合法的外衣”。随着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您认为“热钱”流入途径和趋势会怎样改变?

  陈炳才:如果不改变思路和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还会持续,每年以4000亿-5000亿美元的规模增加。这些顺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热钱,而是套利资金,它有贸易和投资背景(有可能是虚假贸易和投资)。由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仍然会持续下去,套利资金仍然会大量进入,关键问题在于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要到位,要让境外到中国的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而不是将储备货币兑换为人民币使用。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