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针对性与灵活性要求更高(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货币政策针对性与灵活性要求更高(3)

2010年08月26日 09:45 来源:上海证劵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5.股票、企业债券融资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高。

  2010年上半年,尽管国内非金融部门(包括住户、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融资总量下降较多,但企业股票和债券融资双双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高。

  上半年,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额为6.0万亿元,同比下降32.3%。其中,贷款48358亿元,同比下降37.4%;股票和企业债券分别融资2548亿元和5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3%和1.9%。

  融资结构中,贷款融资的主导地位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直接融资在配置资金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其中,股票融资占比由2009年同期的1%提高到4.2%;企业债券融资比重大幅提高。

  6.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

  2010年初至6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兑欧元汇率随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而较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较大。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著增强。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据人民银行统计,8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8035元,较汇改前一日(6月18日)升值240个基点,升值幅度为0.35%,较上年末升值0.36%。

  人民币汇率走势体现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除6月21日与前日持平外,在其余交易日与美元对其他国际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基本一致;汇改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1天持平、14天升值、8天贬值,市场收盘汇率较中间价14天升值、9天贬值,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

  下阶段货币政策着力点在哪里

  下一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预期,我国货币政策的要点应该是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注重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继续落实“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1.注重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运行。

  现代经济金融发展表明,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支持是提供一个健康高效运行的金融环境,任何极端超越常规刺激经济的金融政策最终必将损害金融体系,反而会延缓经济复苏的进程,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

  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执行的首要前提是注重控制金融风险,一方面要控制已产生的金融风险,避免其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产生新的风险源。

  2.贯彻落实名副其实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注重控制好信贷规模。

  年初确定的全年7.5万亿左右的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完全能够满足我国正常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因此,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发展,这一信贷规模都不能大规模突破,这既是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以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货币环境的要求。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