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分钟里,感知中国外交的“为”与“不为”

分享到:

在70分钟里,感知中国外交的“为”与“不为”

2022年10月20日 2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聚焦二十大】小新直击!中外记者聚焦“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共二十大·特写)在70分钟里,感知中国外交的“为”与“不为”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在70分钟里,感知中国外交的“为”与“不为”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互相叠加,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此背景下,中国如何看世界,又如何与世界相处,其外交政策走向始终受到关注。

  中共二十大新闻中心20日举办记者招待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国外交部有关负责人与中外记者见面。通过这场70分钟的记者招待会,对外清晰传递大国外交的“为”与“不为”。

  “中国的全球目标是什么?”在问答伊始,来自凤凰卫视的记者言简意赅,问题直奔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对此,中国外交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马朝旭回应说:“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一中国外交的鲜明宣示明确写进中共二十大报告之中。它既成为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时,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回应时代之问的答案之一,也为未来中国外交将在何处“有所作为”定下基调。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斗争”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高频词、关键词。如何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斗争中“有所为”,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点。”马朝旭在答问中指出。他结合具体事例,向在场中外媒体一一讲述中国外交为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作出的努力。

  ——有力回击佩洛西窜台等倒行逆施,坚决反对任何“台独”行径,坚决遏制外部势力干涉,进一步巩固一个中国的国际共识;

  ——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助力香港国安法生效实施,精准反制美西方无理制裁;

  ——以事实真相戳穿谎言,挫败一些势力“以疆制华”的政治图谋;

  ……

  对于未来中国外交如何在斗争中“更有所为”,马朝旭语气坚定:“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外交将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始终挺立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最前线。”

图为分会场。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蒋启明 摄
图为分会场。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将在何处“有所不为”在当日记者会上亦有清晰作答。

  “‘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是各国政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不同政党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在回答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与“互学互鉴”时,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沈蓓莉说道。

  一个大党、一个大国对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态度,关乎国际公平正义。对此,沈蓓莉特别强调,选择何种政治制度、何种发展道路,是各国政党、各国人民自己的事。我们党不会对其他国家政党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不会“输出”中国模式、要求别的国家和政党“复制”我们的做法。

  “同时,我们也坚决不接受那些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说教,决不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沈蓓莉进一步指出。言语间,也传递出中国外交“不为”的另一层深意。

  来自古巴的记者Ojeda Bello Istvan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始终强调必须尊重所有国家构建自身完整的政治及经济体系的权利,从不把自身的模式强加于别国,这一理念值得国际社会借鉴。

  当日记者招待会的绝大部分问题都与中国对外交往相关,而在最后一个问题里,最近大热的电影《万里归途》被现场记者提及。答问中,中国外交“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色再次被聚焦。

  这一电影根据中国真实的撤侨事件改编,有记者以此为背景向马朝旭提问:“您是一位资深的外交官,您和您的同事是如何践行外交为民的呢?”

  在回答中,马朝旭引用电影里的话,“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这正是外交为民的真实写照。

  他说,海外同胞的“万里归途”,就是中国外交的万里征途。外交为民永远在路上。(完)

【编辑:刘欢】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