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迎来“暑期热” 引领文旅新“国潮”

分享到:

博物馆迎来“暑期热” 引领文旅新“国潮”

2022年08月17日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博物馆迎来“暑期热”引领文旅新“国潮”
图为民众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周燕玲 摄

  中新网贵阳8月17日电 (周燕玲)“了解一座城市,从当地的博物馆开始。”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北京各大博物馆一票难求、三星堆博物馆文创产品人气火爆……这个暑期,中国各地博物馆迎来“打卡”热。

图为民众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周燕玲 摄
图为民众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周燕玲 摄

  在贵州省博物馆,未到开馆时间,拖着行李箱的游客和市民就早早在博物馆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只等开馆而入,去领略多彩民族文化、饱览海洋生物化石,品古瓷韵味探索瓷器盲盒,聆听播州杨氏风云变幻,体验制作古风发簪……

图为民众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周燕玲 摄
图为民众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周燕玲 摄

  “今年暑期逛馆人数比往年都要多。”贵州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个夏天博物馆比天气还“热”,8月以来平均每天近万人逛馆,博物馆已成为众多家长心目中的“遛娃好去处”。

图为民众排队进入贵州博物馆。 周燕玲 摄
图为民众排队进入贵州博物馆。 周燕玲 摄

  来自江苏的游客梁静,还在高铁上就提前在网上预约了贵州省博物馆门票,“博物馆是我最接近历史的方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身上可以‘触摸’到中国久远的文脉、感知历史沉淀的底蕴。”

图为民众晚上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观看露天电影。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供图
图为民众晚上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观看露天电影。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供图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不少博物馆改变“朝九晚五”制度,在晚上开启“博物馆奇妙夜”。“后备箱”美食市集、露天电影、传统服饰游园会、沉浸式剧本微旅行……自7月22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开启“夜间”模式以来,多场活动名额一经推出就“秒光”。

图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后备箱”美食市集。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供图
图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后备箱”美食市集。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供图

  记者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看到,夜间进入博物馆的人明显比白天还多,不少青年逛馆时还玩起了变装秀,身穿汉服和少数民族服饰的青年们与古生物化石标本同框,并把照片和视频发布到社交网络上,参与“博物馆古今穿越变装”话题,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图为青少年参加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晚上举办的舞台秀活动。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供图
图为青少年参加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晚上举办的舞台秀活动。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供图

  博物馆“奇妙夜”不仅在贵州兴起,北京、广东、浙江、河南等多地的博物馆也开启“夜间”模式。相比白天,不少地方的“夜间博物馆”,活动内容丰富而有趣,比如舞台走秀、夜探昆虫世界、博物馆帐篷露营等,为夜经济增姿添色。

  数据显示,“逛博物馆”正成为新时尚,2021年中国备案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另据携程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5月携程国内最受欢迎景区前十类排名中,博物馆展览馆排在第四位,每10个从携程预订景区门票的游客中,就有1个预约了博物馆。

  从昔日的门可罗雀,到当下“预约+排队”热情捧场,“文博游”正成年轻人新宠。有专家表示,不管是博物馆开启“奇妙夜”之旅,还是博物馆里的文物“动”起来、“活”起来,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卡”博物馆,引领文旅新“国潮”。(完)

【编辑:苏亦瑜】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