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养老金并轨是公务员工资改革必要条件(4)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5月06日 10:4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

  对于2015年的宏观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给出了明确信号。会议提出了两点:第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第二,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很明显,2015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将延续2014年的政策基调。2014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但在此情况下央行也一直坚持未出台大规模、连续的刺激政策,除了一次降息外,其他政策都是定向、窗口式的放松政策。2014年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操作,可以作为判断明年货币政策的一个参照。

  在央行降息后,市场对货币政策全面放水的预期被点燃。有研究机构曾肯定地预测,明年中国央行将降息四次,全面降准一次。在笔者看来,这种预测过于乐观。如果参照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尺度,只要2015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发生断崖式的下跌,中国货币政策的基调仍将延续2014年的尺度。正如安邦研究团队此前所分析,2015年的货币政策在短期流动性方面可能会不断放松,但不会形成长期流动性也放松的市场预期。在降准降息和普遍量化宽松这些政策工具当中,大概率的工具可能是降息。即使是一次降息和一次全面降准,对于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说也属于较大力度的政策。

  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会影响很多其他货币政策的执行,比如在货币投放量、信贷增量等方面,可能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他一些改革政策如存贷比监管政策的调整,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也不会有实质性的改革。

  考虑到央行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从“同业往来”调整至“各项存款”,并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此项调整,这将会实际增大信贷释放的规模(有机构估计理论上最多可增加7.4万亿信贷),我们估计,进一步的存贷比改革政策暂时不会出台。

  展望2015年的货币政策,稳健基础上的适度放松将成为最可能的政策选择。在确保基本经济增速达到7%的底线基础上,中央将会坚持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这一根本任务,不会让过度刺激政策再度干扰已在进行的改革。

  (作者系安邦集团研究合伙人高级研究员)

  安邦咨询

  安邦咨询(Anbound)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最富影响力的信息咨询研究机构。作为国内领先的独立战略型智库,安邦自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财经、公共政策和风险领域的信息研究和分析,现有员工500多人,7家分公司,1家海外研究中心。安邦咨询向中央及地方政府、世界500强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中国大陆2/3以上的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战略评估、政策分析、经济分析等研究和信息服务,已成为众多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业决策层的重要决策参考。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看似平淡的物价走势背后,脆弱性风险正在积累,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形势急转直下

  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张鹏

  2014年,中国物价形势总体平稳。但随着增速的持续下滑,至年末,引发了市场对通货紧缩的担忧。

  我们认为,2015年,国际经济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国民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重要阶段,财税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经济改革的重头戏攻坚发力,给物价运行注入了新的变量。

  尽管如此,2015年,中国物价形势的总体特征相对清晰。那就是,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不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物价运行将保持低速增长,以CPI为代表的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全年均值预计在2%左右,而GDP平减指数(即GDP折算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预计在1.2%~1.5%之间。

  不过,影响物价的因素多种多样,既包括国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也包括国际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还包括一些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因此,全年物价的波幅并不会平稳,预计将形成前低后高、震荡上升的曲线。

  但是并不是说,2015年中国的物价形势就处在低增速、小波动的高枕无忧状态。恰恰相反,看似平淡的物价形势背后,脆弱性风险正在积累,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形势急转直下,诱发通货膨胀,我们将这一情形称为“通胀悬崖”。

  2014年物价形势

  2014年物价形势总的特征是:增速放缓,矛盾增多。

  CPI自年初的3%,下降到11月份的1.4%,已进入到消费品内部结构的修正期,并引发了市场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忧。而以PPI为代表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则出现了连续33个月的负增长,一方面导致生产资产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企业产值下降,另一方面也消散了成本推进型物价因素的形成风险。考虑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小幅下降和投资品价格的基本稳定,GDP消胀指数也应保持在1.5%左右的低位运行。因此,物价指标总体表现为增速放缓,区间安全。

  但另一方面,物价运行中的矛盾也在不断增多,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原材料库存不断下降,在价格因素的作用下,企业出现了2009年以来的第二次“去库存化”,存货投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全社会的资本形成总额,又增加了生产资料的价格风险水平。二是,进口的大宗商品从补充国内市场的供给不足转向价格替代。由于进口价格更为低廉,导致国内生产资料需求大量转向进口品,国内资源类产品受到直接冲击,使国内的部分需求和供给错位。三是,财富效应(指消费者的资产净值变化对其需求的影响)和家庭消费预算弹性同时趋紧,影响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从而导致了耐用消费品和价格弹性较大的消费品同时选择降价营销,直接影响了价格指数,同时也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

  这些矛盾与经济的基本面,和物价形势的波动风险紧密相关,在2015年仍将继续存在,并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因素相结合,衍生出新的情况和问题。

  全球经济“中级塌陷”加剧

  2015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不对称增长阶段。国际供应链深度调整、全球能源再次创新以及新经济的技术外溢尚未形成,都将加剧三级经济结构中的“中级塌陷”问题。

  美国经济率先复苏,页岩油气等新兴能源资源的大规模使用,在世界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能源替代。2015年,预期美国的原油进口量将在日均550万桶左右,仅大致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的原油进口规模,从而导致国际油气资源的相对供给过剩,价格走低。

  但是,能源商品的价格下降并未改善中级国家(如欧、日等)的产出成本和效率,转而引致美国的“逆工业化”浪潮,引发了国际供应链的深度调整。“美国制造”从研发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延伸至部分高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或大幅度延伸了“美国制造”产品和工序的链条,使得美国直接与第三级经济体的优势产业相衔接,导致部分中级经济体遭遇边缘化风险。

  此外,美国新的“分布式”产业组织方式刚刚兴起,有效激发了现有市场和企业的创新与协作,从而使得“挖潜式”发展和“内生性”增长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基调。但产业分工和技术创新滞留在美国经济之中,尚未形成有效的外溢渠道或新的市场需要,中级经济体也很难像在以往的复苏过程中一样,获得良好的技术外溢,创立新的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欧、日等国仍处于积蓄力量、化解矛盾的复苏企稳阶段,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难有拉动。因此,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仍将呈现出价格低位运行并小幅波动的情况,重要的能源和资源类商品尚不具备“成本推进式”的能力和趋势。

  中国是世界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口国,原油、天然气、铁矿石、煤炭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除粮食外,其他资源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已经大幅度降低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传导至消费品领域,引发CPI增速的持续下行。

  2015年,预期以资源、能源为重要原材料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仍将保持低位,但需防范国际市场异动的风险。而粮食类产品的价格则可能逆市上涨,从而导致企业的物价感受与居民的物价感受相背离。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的影响

【编辑:刘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