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域可燃冰发现记:历史是在偶然间被创造的——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陆域可燃冰发现记:历史是在偶然间被创造的
2009年12月15日 10:47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9月底,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对外宣布:地质工作者已成功地在青海省祁连山一带钻获可燃冰样品,中国由此成为世界首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这种新型能源的国家。

  这本是一则极有可能载入史册的讯息。只不过,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彼时大多集中在即将启动的国庆庆典活动上,再加上真正了解可燃冰的人寥寥无几,短短数行的新闻报道没能引起更多的关注。

  或许,要待若干年以后,人们方能深刻体会到这一发现的非凡意义。

  一次偶然发现

  很多时候,历史是在偶然间被创造的。

  2004年的4月,天气渐暖,青海煤炭地质105队的钻探队员们,又一次集结出发。从西宁出发,过天峻县,最终是钻探目的地——木里。

  木里,藏语意为“有煤的地方”。钻探队此行的目的正与这个名字相关——探明当地煤的储藏情况。

  这是钻探队第二次进驻木里,头一回还是在1965年。当年,105队从吉林省通化市移师青海,全体队员告别了家乡,来到这片地势高耸、群山连绵、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地方,在这里工作,奋战过很长时间。所以,二进木里的任务对于105队而言可谓轻车熟路。

  很快,钻机的轰鸣声便响彻云霄,日夜不停。只是谁也没想到,一个偶然发现正悄悄靠近。

  这是8月的一天,时值盛夏,但木里地区已然雪花纷飞。

  钻探工地上一片喧闹。因为空气稀薄,拖拉机的吼声听起来就像人们在高原粗粗的喘气声,迟缓而滞重。宽大的履带不停翻滚,卷起一层层黝黑的泥浪。黏稠的泥点四处飞溅,如雨点般砸在勘探队员的身上。

  衣凤龙正如往常一样,坐着爬犁向33号钻孔靠近。他是青海煤炭地质105勘探队的钻探队员,十几年来他的主要工作区域就在青海的冻土地带。这个肤色黝黑的汉子曾自豪地宣称“熟悉高原的冻土就像是熟悉自己的身体”,其实,冻土之下蕴藏着众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衣凤龙当时并不知道。

  上午10点多钟,衣凤龙所在的33号钻孔内突然出现了一股巨大的气流。这股气流顺着钻孔直往上蹿,使得整台钻机都无法正常工作,“当时有点不知所措,不知是咋了。”

  气流很大,紧接着钻孔内的泥浆出现了喷涌现象,喷涌高度刹那间达到了七八米。惊心动魄的几分钟后,气流终于喷涌而出。

  衣凤龙随手用打火机在钻孔前点了一下,“没想到井口‘噗’地一声蹿出了蓝色的火苗。”映着高原湛蓝的天空,火苗是纯纯的蓝色,不停跳动。

  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衣凤龙记录下了当时钻杆所在的位置:“井深56米”,并及时报告了队领导。

  “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些气体是什么。”接到报告的钻探队队长文怀军今天再回想起当时,仿佛又看到了5年前的蓝色火苗在跳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