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域可燃冰发现记:历史是在偶然间被创造的(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陆域可燃冰发现记:历史是在偶然间被创造的(5)
2009年12月15日 10:47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之后接下来两钻,是中外双方各自所选定的最好的钻位,但同样是“颗粒无收”。

  一连三钻下去都没有打到“可燃冰”,人们有点坐不住了。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商议第四钻是不是要对既定顺序进行调整时,对第一钻打上来的那些泥巴状物质的红外检测报告出来了,就是“可燃冰”!

  而且,那是一种在国际上还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均匀分散性的“可燃冰”类型。它的纯度之高也属罕见:天然气含量达到100%,其中99.7%是甲烷,0.3%是乙烷,竟没有一种成分是废物。这标志着,从论证开始历时近10年,中国终于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采到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虽然海域捷报传来,但陆域勘探的担子丝毫没有减轻。因为海域可燃冰在海底释放时会产生巨大压力,极易破坏海底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海底可燃冰开采的难题。再者,天然可燃冰呈固态,不会像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

  因此专家认为陆域可燃冰的开采前景较海域更加乐观。有专家估计,海域“可燃冰”的开采至少要等到30年后,而陆域“可燃冰”开采只需要等10年至15年。

  所以,对于陆域可燃冰的期待,没有丝毫减少。

  打下第一钻

  在艰难寻找陆域可燃冰的那段日子里,祝有海的办公室挂上了一张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分布图和找矿远景区分布图,这是一张属于未来能源的“藏宝图”,人们正按图索骥四处寻找。

  此时,木里已经成了藏宝图上的关注重点。

  而实际勘探中的发现又不断在这个“重点”上添加砝码。

  2008年6月21日4时20分,105队的勘探队员们在聚乎更煤矿区三露天勘探勘查时发现,正在施工的12-42号钻孔,当孔深钻至62米时孔内开始涌出不明气体,点火即燃。经过初步判断,气体的涌出孔段不在煤层中,应不是煤层气。

  当时的地质人员在孔深70米处用排水取气法采集了5个样品,交给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专家。经化验得知,气体中的甲烷的含量高达90%。

  距离这个钻孔不远之处的12-45号钻孔,在7月13日6时30分,当孔深钻至173米时孔内同样开始涌出不明气体,同样是点火即燃,岩心中粒砂岩取出冒气亦可点燃,地质人员继续做了详细的记录。

  一连串的发现,同样高含量的甲烷气体,是木里蕴藏着可燃冰的一个可靠信号。

  2008年10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105勘探队等精干队伍,正式打下寻找可燃冰的第一钻,地点就选在位于祁连山南缘的木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