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主城四区今日6时起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分享到:

四川内江主城四区今日6时起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022年10月01日 1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成都10月1日电(王爵) 1日,四川省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关于市中区、东兴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称,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9·08”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6时起,市中区、东兴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内江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等有序恢复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社会车辆正常通行,公共交通按行业规定有序恢复运行。乘坐高铁、跨市(州)长途客车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严格做好学校疫情防控,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于10月8日开始有序返校(园)复学,高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的时间逐步有序开学。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重点核验师生员工、第三方服务人员及共同居住人员返校前“5天3检”核酸阴性证明。学校师生员工返校后,以学校为单位每天抽检20%,每周全覆盖1次核酸检测。

  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进一步优化便民核酸采样点设置,每周至少组织1次全员核酸检测;与外省毗邻村、镇(街)每周开展2次全员核酸检测。高速路口、高铁站等卡口核酸采样点提供24小时采样服务。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宾馆酒店、商场超市、快递外卖、农贸市场、药店等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每两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对未按规定参加核酸检测人员实施赋码管理。

  加强重点场所和机构管理,各类公共场所、单位、企业、小区要严格执行戴口罩、“一扫四查”(即扫场所码、查核酸阴性证明、查健康码、查行程卡、查体温)等防控措施,安排专人加强入口和场内管理。农贸市场、餐饮企业、商场超市按照限点、限流、“一扫四查”等规定有序开放。室外景区景点、游乐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前提下有序开放。酒吧、歌舞厅、洗浴场所、棋牌室(麻将馆)、网吧、电子游戏厅、密室逃脱、剧本杀、健身房、游泳馆、室内体育场馆等各类空间密闭、休闲娱乐场所暂停开放。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继续实行封闭管理,可预约探访。

  加强聚集性活动管控,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原则,暂停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坝坝舞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实行“3天2检”。倡导少聚集、少外出,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

  严格离内和来(返)内人员管理,离内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倡导市民国庆假期就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市(州)出行。省外来(返)内人员严格落实“入川即检”,省内市外来(返)内人员严格落实“入内必报”。近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和涉疫城市旅居史的来(返)内人员,以及与病例轨迹重合的人员须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单位、入住酒店报备,并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各交通卡口要加强涉疫地区来(返)内人员、货物的排查,做到人、物同防,严格全流程闭环管理,持续加强“外防输入”工作。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并于10月3日开展一次全域社会面环境消杀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全面加强本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各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强化本单位人员和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市民要严格落实个人和家庭防控责任,主动履行疫情防控义务,主动配合“一扫四查”,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及时按规定就医,不带病上班、不去公共场所。

  继续严格执行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密集区域、临时管控区域由属地加强管控服务,具体实施办法由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制定。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该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较大。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自觉遵守防疫各项规定,主动配合防疫工作,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如有需要,请拨打12345热线咨询。下一步,内江将根据国家、省有关防控政策要求和疫情发展形势,适时调整相关措施。(完)

【编辑:姜雨薇】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