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界烙下校友印记 大学圈子自成体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投资界烙下校友印记 大学圈子自成体系

2010年10月09日 08:50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68年,在耶鲁大学一间密室里,小布什像他的父亲20年前做的那样,虔诚地亲吻了一只骷髅头。从此他成为了这个美国精英圈子的一份子,在后来的总统选举中得到了这个圈子里的精英们鼎力相助。

  圆而中空,谓之圈子。在人际交往中,引申而来的人脉圈子,却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高度。

  血缘、地缘、业缘,同乡、校友、同僚、战友等等,都是形成人际交往圈子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们中国,在这些圈子里,校友圈子又显得比较特别,有人说,世界上能够产生最好的朋友的地方是学校和战场。

  校友圈子在近十几年来形成的中国金融投资领域里开始逐渐凸显。中国产生金融投资的土壤也不过20多年,对于新中国这个没有市场化金融投资业务传统的国家来说,更是催生了金融人才的爆发式成长。

  中国的金融投资人才也是在这些年里逐渐积累壮大起来的。我们粗略地梳理后,发现中国在金融投资领域里的大量优秀人才的教育背景都集中于十数所国内高校。

  这就像20世纪初,中国在零的基础之上创建现代军队,培养现代化军官的黄埔军校,诞生了大批优秀的军官一样。

  这些高校就是中国金融投资人才的黄埔军校。在中国的金融市场这个平台之上,这些金融投资人士围绕着自己的母校或清晰或模糊地在金融投资界形成了不同的圈子。

  很多人都对自己的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毕竟这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他们在这儿度过了人生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在金融投资界也不例外,很多人不光在大学里学到了金融投资的专业知识,还对大学里形成的人际圈子信任有加。

  因此,他们通过撒满中国大地的校友,形成校友圈,不仅叙旧话情,更是相互再次汲取养分。除了规模庞大的校友会外,还有一些在投资界聚拢校友的小圈子。

  人大有上海的浦江金融论坛,在北京的燕山金融论坛,南北呼应以文会校友。一年四次,每季论坛都与当时的金融市场形势、证券投资密切联系,参加论坛的人员多数是人大校友,规模常在二三十人。

  “有共同的语言才能聊在一起,校友间有相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相近的专业,即使许多年后也更志同道合能走到一起。”人大校友裘国根解读着校友圈的凝聚力。

  几个熟识的同学平时的沟通和聚会是随时的。同门间、同级、上下届间的联系都比较直接。论坛、俱乐部、基金会等等,这些则作为联系校友圈子的良好舞台,一些相对活跃有影响力的校友在其中穿针引线,分享成功经验甚至失败教训。

  聚会叙旧那是自然,但金融投资圈的校友,每每都会从一些琐碎的事项论及当前的经济形势,或是各自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互通有无,交流观点,就像当年在学校读书时一样,对经济前沿的动向、对实践领域的事务尤为关心。

  “在这个圈子里,你可以不说话,但如果说就绝对不能骗人,如果骗人,很快你就会搞臭名声。”五道口硕士毕业的李旭利在谈及校友圈时说,“五道口的同学沟通大家的防备心都是很低的,彼此之间更为信任,没有人会有意识地骗人。”

  其实,这种对诚信、信用要求正式投资界繁荣的灵魂。投资界的校友圈,这里云集着财富,云集着校友情,更云集着榜样的力量。

  过去20多年,为中国投资界输送人才的高校数量众多,我们梳理了10所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无法回避的是,现在中国投资界已经形成了以北大、清华、人大、五道口、中央财大、上海财大、西南财大、厦大、武大、北京工商大学等为轴心的中国几大主要的投资界圈子。

  围绕着这些有深深学院烙印的投资界帮派,中国金融投资领域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

  人大的“江山”

  南浦江、北燕山,金融投资行业内两大民间论坛在近年声势渐起。上至宏观环境及监管,下至证券投资实务,讨论议题紧随热点,为中国金融发展分析解读、出谋划策。

  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论坛发起者与参与者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中国人民大学(下称“人大”)校友。人大经济、金融学科的深厚教育背景,让他们成为金融投资界的优秀人才。

  而历数国内金融投资行业内的高校圈,像人大圈这样凝而不散、自成体系,甚至形成论坛规模的,确属少见。在形式多样、活跃的人大投资圈子的背后,蕴含着一种相同的积极主动、孜孜以求的精神与气息。

  二十年后再重逢

  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基本建设经济专业正式改建为投资经济系。

  其时,国内证券业正值萌芽期,校方相关的研究和教学重点逐渐转移至金融投资领域,投资经济系的学生对证券投资亦饱含浓厚兴趣和热情。1987年入学的裘国根就是一员。

  1991年,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裘国根发起组织了人大证券协会,在校内开始模拟股票交易,并最早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这就包括1991年入学的李旭利。1992年,裘国根还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证券词典《股票债券全书》的编纂。

  毕业后,人大财经类院系的学生大多成为较早一批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创建和参与者。

  2009年,各自在投资界打拼了十余年的裘李二人再聚首,以合伙人形式成立了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如今,1989年考入人大、现任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的莫泰山也即将加盟重阳。当年一起读书的伙伴,20年后将组成“人大铁三角”。在事业相近的领域内,这群有着相同教育背景的同学最为亲密。

  裘国根曾感慨,当初一起参与协会活动、一同编纂证券词典的同学们再相聚,感觉很好。

  南浦江、北燕山

  人大毕业的投资人,凝聚力不止于此。

  随着近几年国内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如今活跃在金融投资实业、宏观研究、监管等领域的人大校友数以千计。

  在投资圈,除了上述裘国根、李旭利等私募精英,在公募基金和PE界也不乏原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莫泰山、达晨创投执行总裁肖冰、泰达宏利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刘青山、中国人寿(601628)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陈东等人大毕业生的身影。

  人大校友会上海分会的专职秘书张筱文介绍,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从事金融投资的校友很多,目前校友会所联系到的大概就有二三百人。他们参加校友聚会都很积极,“中国人民大学”一直是他们认同的身份标签。

  一年一度的 “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论坛”上,就常能看到裘国根及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的身影。李振宁还有一个头衔,那就是人大上海校友会的会长,早在2006年3月,正是裘、李等上海金融圈内的人大毕业生为主力,发起成立了人大上海校友会以及金融专业委员会。

  2008年的春天,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中国资本市场也在经历严峻的考验,就在上海花旗大厦,上海金融界的一群人大校友相聚在一起,热切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股市未来投资价值等当时聚焦的话题。

  这就是“浦江金融论坛”的首次亮相。它正是由裘国根、上交所副总经理徐明、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冯博、证大投资集团董事长戴志康、证大投资总裁朱南松、禹杉投资董事长唐荣汉、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耿正义、华宝证券总裁陈林、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国旺等校友自发组织,在上海校友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内部论坛。

  现在,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上交所所长张育军都是“浦江金融论坛”的总顾问。据了解,这个论坛采取的总召集人负责制,由召集人具体负责联络和承办,一年分春夏秋冬四次论坛,每季论坛都与当时的金融市场形势、证券投资密切联系,上述许多发起人都是召集人,论坛规模并不大,常在二三十人左右。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