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界烙下校友印记 大学圈子自成体系(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投资界烙下校友印记 大学圈子自成体系(5)

2010年10月09日 08:50 来源:经济观察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投资力量厚积薄发

  中央财经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建国以后国家成立的第一所财经类院校,最初是主要培养财税高级人才,曾长期直属财政部,2000年中财才划归教育部管辖。1952年在高校院系调整时,中财又将北大、清华、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的经济系 “精英”吸纳。经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积累了非常雄厚的资源,有“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之称。

  金融、会计、保险是中财最早设立的学科,这也造成了从目前影响力上,校友在这几个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大于在资本市场的社会影响力。一位中财教师介绍,在中财,即便项目管理这种类型的专业每年也会有30%以上的同学在银行等金融系统工作,而如果是金融专业,毕业的去向大多数为各银行总行、各省分行。

  中财金融学院副教授李宪铎表示,我国资本市场诞生比较晚,而银行等系统在计划经济时期就一直都存在,中财金融系的课程设置一直在遵循着国际化和研究型的方向,从国际到国内、理论到实务、从宏观到微观都具备,中财的目标也是成为国际化的研究型大学。

  近些年,中财在原有强势学科基础上也在积极延伸拓展。据中央财经大学管工学院党委书记贺小海介绍,2000年之后,中财在学校建设和教育方面有了更为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科研创新方面,例如现在中财科研项目申请比之前多很多;目前应用经济学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其下设专业博士点包括金融、国际贸易、统计学、国民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也都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另外,会计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贺小海介绍,中财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在2005年又进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也标志着学校的学术水平在向更高水平方向靠近。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4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在全国著名金融学家刘光第教授倡导下创立,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证券期货研究的高级研究机构。现任所长为贺强教授,共有成员22人,并由董辅、吴敬琏、肖灼基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担任高级顾问。

  随着近些年中财在金融投资方面的研究和教学资源的扩展及调整,中财学子在投资领域也有迅速成长的势头。

  中信建投证券的一位人士称,该公司中高层、研究员和投行员工中,有不少毕业于中财,他们工作表现很好,有些人已是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中财的毕业生做事踏实、不好高骛远、不浮躁,这种品质现在很珍贵。中信建投每年都要去中财招收不少毕业生,还会招一些实习生。

  有业内人士称,中财的毕业生做投资非常有优势和潜力,因为他们不仅专业能力强,而且在一行三会等与投资相关的重要机构的人脉资源非常广,对政策理解和经济动向的把握更为精准。

  “中财毕业的学生在资本市场做得好的也非常多,有不少在券商投行部、基金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有的自己成立的投资公司业绩也做得非常好。”李宪铎称,“中财毕业的学生比较踏实,属于应用型人才,但这并不是中财毕业学生的全部特点,他们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也很强。”

  西财:江湖之远 庙堂之高

  得名“光华村”、位于成都杜甫草堂西侧的西南财经大学 (下称 “西财”),拥有一张伸向京、沪、深等金融重镇的网。

  这所地处西南的高校不断地带来惊喜,许多金融投资届“大佬”毕业于此,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内投资界。

  这些西财精英也有一张有力的人脉网,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西财的这张网是学校主动出面结的,偏处西南一隅的西财,自知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反而更加舔犊情深,聚拢校友。

  投资协会:圈子在延续……

  老校友已经占据投资界要职,甚至建立起核心圈子,在示范作用下,新一代西财人对圈子效应的理解似乎远远高过许多其他高校。

  西南财大有一个 “金融投资协会”,这个学生社团以证券期货投资基础培训为主,其他金融相关培训为辅。好似一个孕育中的财经投资小圈子,待成熟时,与校友会对接,日后,从协会走出去的校友或许便会在投资界产生发散效应。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投资协会会长朱蕖告诉本报,“伊始,是因为大家都对财经很感兴趣,有一些学术问题需要讨论,于是成立贴近学院专业的金融投资协会。今年已是第十届了。”

  不过,协会仅限于学校内部的研讨活动,尚未涉及实体投资运作;但是协会比较积极的在内部建立接近专业级别的研发机构,向金融行业输出不同于一般毕业生的人才。

  朱蕖坦言,协会的主要资源是西财老校友。目前主要是找以前的校友进行互动交流。“未来设想建立沟通机制,形成纵向与横向的联系网络。”

  据了解,该金融投资协会正逐步形成一个由对金融、投资领域有兴趣的在校会员及从事相关工作的老会员构成相互交流、互相促进的圈子。协会虽然没有参与实际的投资活动,但是有大量的会员通过协会这一平台与证券、期货和银行业内的老会员接触,并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了金融行业中。

  事实上,投行人才辈出的背后,西财的教育实力与学科设置功不可没。西财的证券与期货学院构建以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为核心,以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三大领域为主体,多学科交叉、渗透和支撑的“大金融优势学科群”。主要面向证券、期货监管部门,交易所,证券、基金、期货公司以及公司证券事务,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人才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西财证券与期货学院兼职教授、国信证券总裁胡继之主持创办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其主持开发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资金法人结算系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西财与实体的互动无处不在。如9月15日,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工作人员就主动来到西财证券与期货学院寻求合作,商讨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等合作事宜。

  西财证券与期货学院书记李南成表示,国泰君安主动找学院洽谈此事,是一件对于双方发展都有利的好事,希望双方就具体合作的细节事宜再做进一步商讨。目前,双方就建立学生实习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共同举办征文活动等事项达成了初步意向。

  此外,入渝以来,西财重庆教学部还携手各大金融、顾问咨询机构,整合在渝校友优势资源,推出“投融资道”系列高管交流活动。

  投行“名门”

  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本科生,李建勇是西财最早的一批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被聘为西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曾因才华出众几次被证券公司邀请出山担任要职,几经波折,如今任广发证券(000776)总裁。李建勇称,“下海”至今,证券业是其唯一从事过的行业,从一个证券业的门外汉到投行名门,他是随着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同样见证中国证券行业20年发展历程的,还有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裁宋安平;易方达基金创始人、总裁叶俊英;招商证券(600999)董事长宫少林;国信证券总裁胡继之;东海证券董事长朱科敏、西南证券(600369)董事长蒋辉等……在这一长串投资界知名人士的背后都有一段共同的轨迹:在西财度过的岁月。

  广东校友会副会长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广叶俊英也说,这种情愫把西财人“牢牢”地系在一起。

  事实上,西财对于学子的呵护与帮助,或许也是西财人情系母校的原因之一。

  作为活跃的核心校友,一位西财校友会副秘书长在校友总会尚未成立之时,就大力向校领导建议要全程跟踪和辅助毕业校友。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