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防处推检伤分流系统 提升大型事故救伤效率

分享到:

香港消防处推检伤分流系统 提升大型事故救伤效率

2022年07月29日 1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因应大量伤者事故现场往往因为处理讯息传递,影响伤者送院的控制及管理,香港消防处决定运用科技去提升效率,耗资逾420万元港币开发“大量伤者事故检伤分流系统”,实时将准确数据传送至中央系统,配合调派及通讯组协调急症室制定救援策略,能大大提升行动效率,新系统将于9月正式全面推出。

  香港消防处救护监督(资源管理)张国锋表示,消防处现时将同一宗意外事故,涉及8名或以上伤者,或伤者众多但人数不明,界定为“大量伤者事件”,例如2003年屯门公路双层巴士堕坡事件,又或者2018年大埔公路双层巴士翻侧事件。消防处会因应现场情况,特别调派一些消防及救护资源负责处理事件,当中讲求现场讯息及情况的反映,再作出相应部署,现场亦面对大量伤者需要作出拯救及治疗,并须尽快送往急症室接受进一步医治。

  张国锋指出,但消防处发现过程中处理讯息的传递,往往会影响现场的控制及管理,故此认为实时及准确的讯息传递能掌握情况,提升行动效率,加快处理现场伤者送院情况。

  因此香港消防处于2016年开始研究用科技去“电子化”检伤分流的程序,例如使用无线射频辨识(RFID)技术,但测试后发现RFID在不同天气环境下极不稳定,表现亦不理想。直至2019年,消防处决定运用快速响应图码(QRcode)及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再混合蓝牙5.0(BlueTooth)及流动数据网络,认为适合开发“大量伤者事故检伤分流系统”。消防处进行招标程序,完成后于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系统正式开发及进行相关的试验,至今年6月完成最终测试,现时正进行内部训练。

  高级救护主任(资源管理)胡俊表示,当遇有大量伤病者时,现场指挥官须带领其他医护人员评估伤者及即场治理伤势,按其伤势的严重性来分类及作出先后处理;伤者会以检伤分类卡分为红(第一优先)、黄(第二优先)、绿(第三优先)或黑色(死亡)。

  胡续表示,全面实行“大量伤者事故检伤分流系统”后,每张新的检伤分类卡入面都有NFC芯片,而每一页都有一个独特的QRcode,救护车亦会配备一部装有“检伤分流系统”应用程序的智能电话,搜集大量伤者现场的数据,再经过流动网络,数据会实时传送至系统终端机,而所有相关事故的同事,以及机构组织如医管局人员,都可以透过网站实时同步了解现场情况。

  消防队长(控制)谢兆影亦指出,调派及通讯组以往依赖电话或无线电,向现场救护总指挥取得伤者信息;现时使用“大量伤者事故检伤分流系统”,只须用配置于现场指挥车,或消防通讯中心的计算机,再登入相关网址,便可同步得到现场伤者信息,再发放给内部有关的指挥官,从而更快制定相关的救护策略。另一方面亦可与香港医管局当席主管协调,尽快得到各间医院可接收红黄绿伤者数目情况,再将相关信息通知现场总指挥。

【编辑:吉翔】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