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2011年10月10日是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全球华人陆续发起了众多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图片展》25日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幕,通过150余件(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介绍了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影响下爆发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详细]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是不够的,讲它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比较少……[详细]
辛亥后人 更多>>
孙中山孙女孙穗芳
孙中山先生长孙女孙穗瑛,中国强大是祖父最大的愿望…
黎元洪孙子
黎元洪第三代后人黎昌晋谈对祖父的回忆:正直、勤俭的家风传承至今…
理论研究 更多>>
各界纪念 更多>>
港澳台动态 更多>>
华人关注 更多>>
媒体评论 更多>>
外媒聚焦
相关专题
视频播报
辛亥革命简介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次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背景
  •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 兴起
  • 1907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与此同时,全国人民的抗捐、抗税、抗粮和抢米风潮汹涌澎湃,抵制外货等爱国运动也日益高涨。保路运动则为其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和前奏曲。
  • 高潮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先后14省先后宣布独立。次年2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清政府的统治遂告结束。
  • 失败
  •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迫解职,让位于代表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政权遂为北洋军阀所窃据,一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此失败。
  • 结语
  •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辛亥轶事
黎元洪逼上梁山做“元勋”

黎元洪尽管是被逼出任都督,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一反呆若木鸡之态。……[详细]


辛亥革命的上海因素

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中,上海这座城市的作用异乎寻常。形形色色、难计其数的革命书刊,从上海源源不断地流入内地……[详细]

画家高剑父投身革命

武昌首义不久,画家高剑父亲制炸弹,帮助战友李沛基炸死不可一世的将军凤山……[详细]

最强推手史上无名?

在辛亥革命的推手中,最强有力的,就是白手起家、有胡雪岩般传奇经历,被誉为“民国产婆”的江苏常州人赵凤昌……[详细]

为何广州揭开序幕

这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广州的高度重视有关……[详细]

辛亥人物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原号日新,后以粤语谐音,改为逸仙。1897年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中山樵的化名,故辛亥革命后,即以中山为名。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这是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从此以后,他就从事实际革命活动,先后失败达10次之多。


  孙中山是一个坚强的革命先驱、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屡遭挫折,但从未放弃理想:建立一个基于社会正义的民主社会;他一生策略多变,但目标坚定不移,这就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和富强,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为了拯救和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在欧洲与留学生合影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手迹
四大功绩
  • 推翻帝制
  • 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建设开辟和铺平了道路。中国的前进,这是第一道关。推翻几千年的帝制,孙中山的功勋照耀千古。
  • 缔造共和
  • 建立了共和,还要保卫共和,还要巩固共和。孙中山领导了一次讨袁、二次讨袁的斗争,还领导了护法的斗争。
  • 国共合作
  • 在共产国际推动之下,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从此,中国的革命形势就起了很大的变化,波涛汹涌,滚滚向前。
  • 确立三大政策
  • 孙中山决心“以俄为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各方评价
  • >>毛泽东:孙中山树立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 >>周恩来: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
  •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能够通过革命实践,吸收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向前发展和进步。
  • 孙中山:从追求“宪治”到“师法俄人”
  • 孙中山的立国模式,从“创立合众政府”到“建立民国”,再到“中华民国”,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式的共和影子。然而,孙中山“以英、美先进国之模范”的政治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孙中山画像亮相天安门广场
组织者
黄兴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当时人们把他和孙中山并称,号为“孙黄”。
宋教仁
1882年生,湖南桃源人。1904年与黄兴等创立华兴会。同盟会成立后,任司法部检事长。曾参加筹备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后,赴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办外交。
人物·故事 更多>>

  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进程中写下了重要一页。孙中山领导的这次资产阶级革命激起了正遭受殖民统治的台湾岛内的革命高潮,掀起了抗日运动既与祖国大陆革命运动遥相呼应、互相支援、驱日复台。

孙中山四次台湾行揭秘
  • 第一次:为筹划惠州起义赴台
  • 1900年9月28日,孙中山自日本抵基隆,随即转赴台北。孙原本想以香港为大本营,在广州起事,建立南方革命政府,进而逐步扩大到全国。由于港英当局禁止孙在香港登岸,孙中山改又计划,决定在惠州起义。
  • 第二次:在台接见同盟会员
  •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等人遭到通缉。1913年8月5日,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乘“抚顺丸”号船自福建马尾抵达基隆。这次赴台,孙中山住在台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馆里。
  • 第三次:赴台宣传未果
  • 1918年6月7日,孙中山辞去“扩法军政府”大元帅之职后由广州赴汕头,由汕头经台北东渡日本。这次台湾之行,是在第一次扩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为寻找革命出路,准备在台湾建立大陆以外的革命基地,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唤起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
  • 第四次:抱病北上途经台湾
  •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为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对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右派分子的分裂活动,促成“国民会议”召开以共商国是,接受冯玉祥北上共谋南北统一的邀请,在宋庆龄陪同下,抱病二次北上。
辛亥前后台湾著名起义
    辛亥革命的胜利给台湾人民以极大鼓舞和影响。无疑给台湾早已播下的革命种子传递了革命火炬以作燎原之势,台湾受到强烈的震动,台湾人民风起云涌、满腔热情投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光复之役的斗争高潮。辛亥革命时期台湾掀起的一连串如火如荼的数十次抗日浪潮,是中国革命高潮的一个重要组成,它反映了革命火种在台湾熊熊燃烧,民族意识在激荡宣泄,也表明了台湾人民深深根植于祖国,台湾与祖国母子相连、命运相济的重要体征。
  • ·蔡清琳领导的北埔起义
  • 新竹厅北埔青年蔡清琳,怀抱覆满兴汉的愿望,对日本侵略者的凶暴横行,尤其愤慨。他曾组织同志数百人,成立“复中兴会”,就任总裁,在中南北各地设立分会,并与“隘勇”(日人组织的把守要隘的兵士)取得联络,准备大举起义……
  • ·刘乾领导的林圯埔起义
  • 刘乾领导的林圯埔起义是台湾农民第一次公开使用武力反抗日本大规模掠夺土地森林。刘乾是南投厅沙莲堡羌仔寮庄人。笃信神佛,经常在宣讲佛法时,宣传反日思想,并以因果循环之理,号召台湾同胞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辛亥革命胜利,他更坚定了反日的信心。
  • ·罗福星领导台湾光复运动、苗粟起义
  • 罗福星等人积极策动起义复台,他亲自撰写《大革命宣言书》。宣言列举了日本帝国主义的21条罪状,号召台湾人民驱逐日寇,光复祖国河山。宣言受到台湾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响应,短时间内参加革命队伍的达近10万余人。
  • ·余清芳领导的噍吧哖起义
  • 台湾震惊中外的噍吧哖起义,或西来庵起义,又称余清芳起义。是一场受辛亥革命影响的由台湾革命民众发起的反日斗争。它是辛亥革命时期台湾民众反抗日本统治参加人数最多、斗争最激烈、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日据时期台湾所发生的最为惨烈的抗暴运动。
辛亥革命与台湾志士
辛亥百年与两岸统一

    时不我待,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为契机,给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以新的、强劲的助力和推力。回顾历史,我们当然不能苛求先人;展望未来,我们必须苛求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反诸求己, 以实现中山先生的理想和遗愿为己任。全文

  • 复兴中华、统一中国
  •   面向未来,两岸关系往何处去?“复兴中华、统一中国”这8个字,应该作为两岸最大的基本共识,作为我们“仍须努力”的方向。

      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符合历史潮流,所以胜利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要失败。振兴中华,实现统一……

  • 怎样才能搞好第三次“国共合作”?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和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都把民族复兴和中国统一列为革命的两大任务。而近百年来的历史实践表明,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实现“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打败了北洋军阀,为中国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沧桑百年 曲盼和弦
  • 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和历史。两岸携手纪念辛亥革命在两岸各界人士、海外华人华侨中引发共鸣。去年以来,两岸都在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积极筹备。在大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纪念地都先后启动纪念活动。大陆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海峡两岸联合举办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将体现两岸和解、中华民族团结向前看的精神……
  • 让两岸有亲情
  • 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定的实际效果来看,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这种革命不仅是对以满清为首的封建帝制的反对,更是对以英法为首的侵略者的反对。在革命的过程中,尽管带有某些狭隘性和极端性,但却取得了伟大的阶段性胜利。尤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不仅使麻木的国民思想逐步得到了解放,更以强有力的实际行动,大大挽回了民族尊严……
孙中山在香港
孙中山在澳门
港澳辛亥印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